[发明专利]基于多孔复合材料多通道多自由度磁流变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3225.1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3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董小闵;晏茂森;李鑫;王凯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子飞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孔 复合材料 通道 自由度 流变 阻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孔复合材料多通道多自由度磁流变阻尼器,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外筒、设置于底板上的活塞定子组件以及设置于外筒与活塞定子组件之间的转筒组件;所述活塞定子组件内设置有用于与转筒组件转动配合的弹簧组件;本技术方案的磁流变阻尼器,解决了限定的尺寸要求下,所需阻尼力较大的问题;克服了传统减振装置自由度单一的问题;同时,通过可变刚度的弹簧结构,可以改变阻尼器的力值需求;省去了密封和导向结构;降低了主动控制的高成本;简化了主动控制复杂的控制算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流变隔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孔复合材料多通道多自由度磁流变阻尼器。
背景技术
现有精密仪器的隔振设备中,大多数是大型的隔振平台或者其他复杂设备,该类设备占用的空间较大,同时需要采用主动控制来进行隔振,所需要的能量较多,整体成本较高;除此之外,大多隔振设备只能进行单自由度的隔振,对于一些复杂的多自由度隔振难以解决。
为此,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多孔复合材料多通道多自由度磁流变阻尼器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技术方案的磁流变阻尼器,解决了限定的尺寸要求下,所需阻尼力较大的问题;克服了传统减振装置自由度单一的问题;同时,通过可变刚度的弹簧结构,可以改变阻尼器的力值需求;省去了密封和导向结构;降低了主动控制的高成本;简化了主动控制复杂的控制算法。
一种基于多孔复合材料多通道多自由度磁流变阻尼器,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外筒、设置于底板上的活塞定子组件以及设置于外筒与活塞定子组件之间的转筒组件;所述活塞定子组件内设置有用于与转筒组件转动配合的弹簧组件。
进一步,所述转筒组件包括转筒、贴设于转筒内壁上的内层无纺布以及设置于转筒外壁上的外层无纺布;所述内层无纺布设置于活塞定子组件与转筒之间;所述外层无纺布设置于转筒与外筒之间。
进一步,所述转筒包括穿设于外筒轴线方向的支撑部以及与支撑部固定连接设置的筒体部;所述筒体部周向方向上设置有隔磁环。
进一步,所述活塞定子组件包括内衬筒和同轴外套于内衬筒的活塞筒;所述弹簧组件一端定位安装于内衬筒内,弹簧组件另一端与支撑部连接安装。
进一步,所述活塞筒周向方向内嵌安装有线圈,所述线圈与隔磁环在同一圆周方向上。
进一步,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定位安装于内衬筒内的弹簧底座和与弹簧底座连接设置的空气弹簧,所述内衬筒轴向截面呈“凵”型,所述内衬筒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弹簧底座的安装孔。
进一步,所述内衬筒和活塞筒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弹性垫圈。
进一步,所述活塞筒与底板之间以及外筒与底板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的磁流变阻尼器,解决了限定的尺寸要求下,所需阻尼力较大的问题;克服了传统减振装置自由度单一的问题;同时,通过可变刚度的弹簧结构,可以改变阻尼器的力值需求;省去了密封和导向结构;降低了主动控制的高成本;简化了主动控制复杂的控制算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32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糖益生菌猕猴桃片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神经内科用手指锻炼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