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鼓室给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3312.7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6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巍;张艳秋;张玮煜;陈金灿;徐继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A61G13/00;A61G13/10;A61G13/12;A61B17/34;A61B90/14;A61B90/50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梁宝龙 |
地址: | 221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鼓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鼓室给药装置,包括底板、四组万向轮和给药机构,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四条支腿,四组万向轮分别安装在四条所述支腿的底部,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床垫,所述床垫上靠近端部处设有头枕;还包括升降系统,所述升降系统固设在所述底板靠近所述头枕的一端,所述升降系统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远离所述升降系统的一端底部固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铰接有给药机构;通过升降系统可以调整给药机构的高度和与头枕之间的角度,连接杆与给药机构之间活动连接还可以调整给药机构与连接杆之间的角度,从而使得给药机构能够固定在最为合适给药的位置,便于医生进行给药操作;头枕处设有固定带可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提高给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部治疗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鼓室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突发性聋已成为耳科的常见急症。突发性耳聋为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d以内出现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或以上,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耳鼻咽喉科急症,可伴有耳鸣及眩晕,耳堵塞感,无其他脑神经损伤症状。全球发病率为200~300/10万,1996年Silverstein首次应用鼓室灌注类固醇激素治疗突发性聋。
针对突发性聋的治疗,需要在耳朵的鼓室注射药物。现有的向鼓室注射药物一般通过人工控制注射机构相对鼓室活动,人工控制的药物注射的方式不易控制注射机构刺穿鼓膜的力量和深度。此外,在对患者进行鼓室给药时,患者头部没有进行固定而发生晃动时,也会影响医生的操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通过机械手段辅助医生对患者的中耳进行穿刺给药,提高使用稳定性;同时可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避免患者头部晃动影响穿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鼓室给药装置,包括底板、四组万向轮和给药机构,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四条支腿,四组万向轮分别安装在四条所述支腿的底部,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床垫,所述床垫上靠近端部处设有头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系统,所述升降系统固设在所述底板靠近所述头枕的一端,所述升降系统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远离所述升降系统的一端底部固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铰接有给药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系统包括支撑柱和第一齿条;所述支撑柱和所述第一齿条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柱的底部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贯穿所述横板;所述第一齿条的顶部固设有弧形的滑动板,所述横板与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的底部贯穿所述底板;
所述支撑柱靠近底部处转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顶部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中心贯穿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设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板的顶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与所述横板的底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中心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设有拉板,所述拉板靠近所述第二滑槽开口的一侧面固设有拉杆,所述拉杆贯穿所述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沿着弧形延伸方向开设有用于拉杆移动的通孔,所述滑动板上的通孔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所述拉杆靠近所述拉板的一端端部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板固定连接;
所述拉板远离所述第二滑槽开口的一侧面固设有两根限位柱,两根所述限位柱均贯穿所述第一滑块,且两根所述限位柱贯穿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端部均为齿牙状,所述第一滑槽靠近所述限位柱齿牙状结构的一侧面固设有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横板上设有用于所述支撑柱通过的通孔,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尺寸大于所述横板上通孔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33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