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墨铸铁井盖外表面压花用纹路对齐装置及其实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3407.9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1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龙;朱宣洲;张豪;胡程;李吉道;赵越;王涛;贾庆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飞龙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B5/02 | 分类号: | B44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李照 |
地址: | 238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墨铸铁 井盖 外表 压花 纹路 对齐 装置 及其 实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球墨铸铁井盖外表面压花用纹路对齐装置及其实施方法,属于球墨铸铁井盖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纹路对齐机构,所述纹路对齐机构上设置有井盖装夹机构,所述井盖装夹机构装夹井盖。本发明的球墨铸铁井盖外表面压花用纹路对齐装置及其实施方法,通过第一侧边挡板和第二侧边挡板对井盖进行遮挡限位,通过横向移动架在纵向移动板上移动,使井盖横向移动对齐后,井盖外表面压花位置纵向移动至下一个压花工位,通过横向移动架在纵向移动板上移动,再次使井盖横向移动对齐,使井盖外表面压花时,井盖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偏移,使井盖外表面压花纹路可对齐,提高了井盖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球墨铸铁井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球墨铸铁井盖外表面压花用纹路对齐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球墨铸铁井盖是球墨铸铁产品的一种,球墨铸铁通过球化和孕育处理得到球状石墨,有效地提高了铸铁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提高了塑性和韧性,从而得到比碳钢还高的强度。球墨铸铁是20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强度铸铁材料,其综合性能接近于钢,正是基于其优异的性能,已成功地用于铸造一些受力复杂,强度、韧性、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零件。球墨铸铁已迅速发展为仅次于灰铸铁的、应用十分广泛的铸铁材料。所谓“以铁代钢”,主要指球墨铸铁。
球墨铸铁井盖一般分为圆形和方形,在市区的路政方面,一般采用圆形,因为圆形的井盖不易倾斜,能够较好的保护好行人和车辆的安全。使用圆形,主要是考虑到圆形的井盖通过其圆心的每条直径长度都是一样的,这样如果井盖被经过的车辆轧起时,因为不论如何轧起,其直径都会比下面的井口略宽,井盖不会掉到井口里去。
球墨铸铁井盖外表面压花加工时,多为操作人员推动球墨铸铁井盖在操作台上移动,以便于球墨铸铁井盖外表面压花纹路对齐,由于操作人员推动球墨铸铁井盖移动,使推动球墨铸铁井盖在移动的过程中易出现偏移,导致球墨铸铁井盖外表面压花纹路不能对齐,导致球墨铸铁井盖生产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球墨铸铁井盖外表面压花用纹路对齐装置及其实施方法,使井盖外表面压花时,井盖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偏移,使井盖外表面压花纹路可对齐,提高了井盖生产质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球墨铸铁井盖外表面压花用纹路对齐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纹路对齐机构,所述纹路对齐机构上设置有井盖装夹机构,所述井盖装夹机构装夹井盖。
进一步地,所述纹路对齐机构包括纵向移动机构和横向移动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安装在纵向移动机构上,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安装在操作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立板、第二支撑立板、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传动丝杆、第一条形导向杆、第二条形导向杆和纵向移动板,所述第一支撑立板和第二支撑立板平行安装在操作台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立板和第二支撑立板上安装有第一传动丝杆,所述第一传动丝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立板和第二支撑立板上且第一传动丝杆的一端连接在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一支撑立板上,所述第一传动丝杆螺纹连接有纵向移动板,所述纵向移动板还安装在平行排列的第一条形导向杆和第二条形导向杆上,所述第一条形导向杆和第二条形导向杆的两端均安装在第一支撑立板和第二支撑立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横向移动架、第二驱动电机、旋转轴杆、传动齿轮和直齿齿条,所述横向移动架安装在纵向移动板上,所述横向移动架的外侧端面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旋转轴杆,所述旋转轴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横向移动架上,所述旋转轴杆通过花键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直齿齿条啮合,所述直齿齿条固定在纵向移动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移动架的两端均连接有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嵌在纵向移动板内,所述纵向移动板上开设有供横向移动架移动的导向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飞龙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飞龙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34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