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收费站广场道路耐久性的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4191.8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3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何木;王艳;龙翔;叶明;吴建波;许志东;徐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C04B26/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高观清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收费站 广场 道路 耐久性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收费站广场道路耐久性的施工工艺,包括步骤:S1:铺设路基;S2:清理路基表面后,喷涂第一沥青粘结层,再在沥青粘结层上铺设水泥稳定碎石层;S3:在水泥稳定碎石层上喷涂沥青防水层;S4:待沥青防水层干结后,喷涂第二沥青粘结层,再摊铺粗级配沥青混凝土层;S5:在铺粗级配沥青混凝土层表面喷涂第三沥青粘结层,再摊铺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层;S6:在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层上喷涂抗飞散沥青层。通过该施工工艺可以提高收费站广场路面结构的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增强收费站广场道路耐久性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收费站广场是高速公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因路面铺装面积较小,现有的收费站广场路面施工时对其材料耐久性和结构耐久性并没有结合其荷载特点进行研究,而是简单地跟随主线的道路结构进行。然而,在收费广场沥青路面施工中,由于压路机或其他重型机械地过度碾压作用,容易造成沥青膜损伤、缺失等情况发生,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石料掉粒、破碎等,导致沥青混合料局部粘聚力下降现象,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缩短路面使用年限,对排水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更为严重。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抗飞散能力好的收费站广场道路施工方案,以提高收费站广场的耐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增强收费站广场道路耐久性的施工工艺,以提高收费站广场路面结构的耐久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增强收费站广场道路耐久性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铺设路基;
S2:清理路基表面后,喷涂第一沥青粘结层,再在沥青粘结层上铺设水泥稳定碎石层;
S3:在水泥稳定碎石层上铺设沥青防水层;
S4:待沥青防水层干结后,喷涂第二沥青粘结层,再摊铺粗级配沥青混凝土层;
S5:在铺粗级配沥青混凝土层表面喷涂第三沥青粘结层,再摊铺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层;
S6:在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层上喷涂抗飞散沥青层。
进一步的,上述施工工艺中,所述粗级配沥青混凝土层和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层的制备方式为:将沥青与沥青耐久剂混合制备沥青混料,将沥青混料与粗级料混合制备形成粗级配沥青混凝土,将沥青混料与密级料混合制备形成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进一步的,上述施工工艺中,所述耐久剂的成分包括:增塑剂共聚物、端羟基有机硅、天然橡胶粉、有机插层改性蒙脱土、煅烧硅灰石粉末、木质素磺酸钠、炭黑粉末和钛酸酯偶联剂、有机硅交联剂和交联催化剂。
进一步的,上述施工工艺中,所述耐久剂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增塑剂共聚物70~100份,端羟基有机硅55~75份,天然橡胶粉20~40份,有机插层改性蒙脱土15~30份,煅烧硅灰石粉末25~45份,木质素磺酸钠3~7份,炭黑粉末5~10份,钛酸酯偶联剂3~5份,有机硅交联剂60~80份、交联催化剂3~6份。
进一步的,上述施工工艺中,所述抗飞散沥青层的组分包括:改性乳化沥青、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和水。
进一步的,上述施工工艺中,所述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由水性环氧树脂、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以重量比1:1混合而得。
进一步的,上述施工工艺中,所述抗飞散沥青中各组分重量份为:改性乳化沥青30~40分,水性环氧沥青乳液1份、水1~2份。
进一步的,上述施工工艺中,所述粗级配沥青混凝土层的集料为粒径30~40mm。
进一步的,上述施工工艺中,所述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层的集料为粒径8~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41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