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金属托辊筒体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4479.5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7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成;马伊;梁文斌;刘国刚;张寅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9C48/09 | 分类号: | B29C48/09;B29C48/21;B29C48/9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邝圆晖;岳永先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金属 托辊筒体 制造 方法 设备 | ||
1.非金属托辊筒体的制造方法,包括:
沿流水线输出方向(X)持续输出非金属材质的挤出成型的筒体型材(100),所述筒体型材(100)包括从成型挤出口一体挤出的筒本体(101)和连接于所述筒本体(101)的内周壁上的多个加强结构,多个所述加强结构沿所述筒本体(101)的周向布置并沿所述筒本体(101)的轴向延伸;
沿垂直于所述流水线输出方向(X)的方向切割所述筒体型材(100),以形成沿所述流水线输出方向(X)具有预设长度的多个托辊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金属托辊筒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沿所述流水线输出方向(X)持续输出挤出成型的筒体型材(100)包括:
沿所述流水线输出方向(X)持续挤出所述筒体型材(100);
通过真空负压的形式对所述筒体型材(100)进行冷却定型并沿所述流水线输出方向(X)持续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金属托辊筒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
沿所述流水线输出方向(X)对所述托辊筒体进行车床加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金属托辊筒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通过真空负压的形式对所述筒体型材(100)进行冷却定型并沿所述流水线输出方向(X)持续输出之后且在沿所述流水线输出方向(X)对所述托辊筒体进行车床加工之前,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筒体型材(100)进行二次冷却,以使得在沿所述流水线输出方向(X)对所述托辊筒体进行车床加工时,所述托辊筒体的温度与室温的温差不大于3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金属托辊筒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沿所述流水线输出方向(X)持续输出的所述筒体型材(100)的外径最小公差尺寸大于车床加工后的所述托辊筒体的外径最大公差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金属托辊筒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从所述筒本体(101)的内周壁径向向内伸出并沿轴向延伸的条形加强肋板(102),多个所述条形加强肋板(102)沿所述筒本体(101)的周向等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金属托辊筒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从所述条形加强肋板(102)的径向伸出端沿周向两端反向伸出的加强翼板(10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金属托辊筒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筒本体(101)同心布置的加强内圆筒(104),多个所述条形加强肋板(102)连接在所述加强内圆筒(104)的外周壁和所述筒本体(101)的内周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非金属托辊筒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筒体型材(100)的材质包括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或热塑性树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金属托辊筒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筒本体(101)具有沿径向层叠并通过模内热复合成型的表面层(1012)和结构层(1011),所述结构层(1011)的材质为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金属托辊筒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不低于3.0GPa;和/或;所述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泊松比不高于0.4;和/或;所述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收缩率低于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未经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447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