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气流加热固定的电喷印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4822.6 | 申请日: | 2021-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2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任鑫磊;李凯;吴勇;高馨兰;叶佳雯;叶超然;王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112 | 分类号: | B29C64/112;B29C64/295;B29C64/364;B33Y10/00;B33Y30/00;B33Y40/00;H01L3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流 加热 固定 电喷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热气流加热固定的电喷印装置及方法,包括喷印模块、控制模块、视觉检测模块、温控模块四个部分。所述的流体喷印模块实现功能墨水以一定的流速流出喷头喷孔;所述控制模块是通过上位机对喷头夹具的位置控制,实现喷头按照预先规划路线动作;所述视觉检测模块由工业相机和红外光源构成,实现对喷印过程的实时监控;所述温控模块实现喷印过程中对微纳功能结构的加热固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装置简单,所设计的加热装置为热气流加热,衬底受热均匀,优化了微纳功能结构,提高了高性能纳米器件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热气流加热固定的电喷印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喷印是一种非接触式增材制造技术,利用流体压力将功能墨水供给到喷针出口处,形成初始的悬滴,接着在喷针与衬底间施加高电压,此时,悬滴在电场力及墨水表面张力、重力、粘性力等综合作用下形成泰勒锥,当电场力持续增大,液滴于泰勒锥尖端喷出,形成稳定的微纳米级射流。电喷印因具有加工精度高、材料利用率高、工艺简单、打印可控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柔性显示、微纳传感器的制造过程中,成为微纳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前,电喷印工艺多结合后处理加热工艺,以制备出微纳功能结构。现有电喷印装置中多为传统的加热装置,即平台基板中嵌入电阻丝,实现对喷印过程进行加热,在此情况下,加热电阻丝不能布满整个平台基板,使得喷印过程中衬底受热不均匀,喷印结构层与层之间结合不均匀,功能材料在衬底上不能迅速固化,线高宽比差,性能不佳。同时传统对打印衬底采用机械方式固定,对于脆性衬底的固定,容易造成损坏,限制了衬底的适应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发明一种热气流加热固定的电喷印装置及方法。利用功能墨水在电场力作用下形成微米级精细射流,借助热空气产生的热辐射对平台基板均匀加热,实现打印结构迅速固化成型,由于循环热气流的存在,平台基板上形成压力差作用,实现对衬底的非接触式固定。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气流加热固定的电喷印装置,包括喷印模块、控制模块、视觉检测模块、温控模块四个部分。
所述喷印模块包括注射器、注射泵、上位机、红外加热灯、电压控制器、喷头夹具,喷头和功能墨水构成;所述注射泵由220V交流电源供电,注射泵夹紧固定注射器,功能墨水在注射泵压力和注射器复位弹簧压力的作用下进入注射器;注射器的一端和头部加工有喷孔,喷头上端通过塑料导管连接;所述的喷头夹具前端导电并夹紧喷头,后端绝缘和上位机连接,在空间上实现三维运动;所述的喷头由导电材料制造,头部加工喷孔;所述的电压控制器与交流电源连接,其输出端与喷头夹具导电部分的右端相连;所述的红外加热灯连接直流电源,由直流电源供电,灯身放置平台基板的上方,使灯光照射整个喷印表面区域并加热喷印材料的上表面。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上位机、温控箱、平台基板、红外加热灯、电压控制器、喷头夹具和喷头;所述温控箱内层由导热系数低的材料制作,所述平台基板固定于温控箱的上方,相对空间位置始终不变,所述平台基板上表面平面度在1-8微米,上位机控制喷头夹具的运动轨迹和运动速度,实现喷头在空间内按预期规划路线动作,实现各种图案喷印。
所述视觉检测模块包括工业相机和实时检测软件、上位机、平台基板、红外加热灯、喷头夹具和喷头;工业相机实时对平台基板上的喷印过程进行监测,将图像传送至上位机,上位机对图像信息处理,控制喷头夹具动作,实现整个喷印过程闭环连接;所述红外加热灯不仅对喷印过程进行加热,同时也起到了照明作用。
所述温控模块包括热风机、温控箱和抽风机;所述热风机由风机叶片、第一驱动电机、支架、第一进风口、热风炉、加热板、第一电源盒和第一出风口组成;所述温控箱由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温度计、平台基板、定位销和温控箱;所述抽风机由第二驱动电机、第三进风口、焊接基底,第三出风口和风机叶片;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同风机叶片相连,置于支架上方,第一进风口和热风炉进风口焊接,加热板接交流电,第一出风口同温控箱法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48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