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裂缝三向位移监测装置及地裂缝三向位移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5189.2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9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夏开宗;陈从新;张褚强;王月;王田龙;刘轩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G01B11/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裂缝 位移 监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地裂缝三向位移监测装置,包括接收器基板(3)、发射器基板(5)、发射器底座(7)、网格板(8)、激光测距仪(9),所述网格板(8)竖立在接收器基板(3)的上表面并平行于裂缝的沿伸方向布置,所述激光测距仪(9)安装在发射器底座(7)内,发射器底座(7)固定在发射器基板(5)的上表面使激光测距仪(9)垂直对准网格板(8),所述接收器基板(3)和发射器基板(5)的各布置在一组支撑杆组件上端,并相对布置在所述裂缝两侧,其特征在于:
每组支撑杆组件包括相互衔接的地上支撑杆组件和地下支撑杆组件,所述地下支撑杆组件由锚固在岩体中一根锚杆一(11)和两根锚杆二(12)组成,锚杆一(11)和锚杆二(12)上端露出岩体组成三角阵列,其中贴近所述裂缝的一根锚杆一(11)的上端固定有衔接模块(112),另两根锚杆二(12)的上端与连接公头(122)连接,所述衔接模块(112)背向锚杆一(11)的一侧设有球形槽(114)、球体一(351)和可容纳螺杆(113)的线型凹槽(116),所述球形槽(114)内安装有可转动的球体一(351),形成第一球形铰结构(115),所述线型凹槽(116)贯穿该球形槽(114)的中心并与该锚杆一(11)垂直,所述螺杆(113)从所述线型凹槽(116)中横穿所述球形槽(114)及球体一(351),并与该球体一(351)过渡配合,所述线型凹槽(116)的深度大于所述螺杆(113)的直径,且宽度与所述螺杆(113)的直径匹配,使球体一(351)可绕螺杆(113)的轴线转动和随螺杆(113)沿线型凹槽(116)的内壁上下滑动,并避免绕所述锚杆一(11)转动;
所述地上支撑杆组件包括与球体一(351)固定连接的固定杆(35),和套装在连接公头(122)上长度可调的调节杆(4),所述调节杆(4)的上端与接收器基板(3)或发射器基板(5)通过第二球形铰结构(36)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35)的上端与接收器基板(3)或发射器基板(5)垂直固定,所述接收器基板(3)和发射器基板(5)上设有水准泡(34),所述网格板(8)的坐标原点和激光测距仪(9)的发射点均位于固定杆(35)的中轴线的延长线上;
所述监测装置在测量地裂缝三向位移的过程中的读数时,调节杆(4)均被调节使接收器基板(3)和发射器基板(5)处于水平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基板(3)上表面设有与网格板(8)的侧面轮廓匹配的切槽(32),切槽(32)两端设有垂直接收器基板(3)的定位杆(33),所述网格板(8)设有与定位杆(33)配合的插孔(8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基板(5)的上表面设有与发射器底座(7)底面配合的凹槽(52),发射器基板(5)的上表面还设有定向杆(53),所述发射器底座(7)设有与定向杆(53)配合的圆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4)下端设有能插接连接公头(122)的套筒(433),该套筒(433)上设有紧固螺栓(435)能穿过套筒壁锁紧套筒(433)内的连接公头(122)。
5.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的地裂缝三向位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在裂缝内侧和外侧且紧邻裂缝边缘处分别埋设地下支撑杆组件,使裂缝内侧和裂缝外侧的锚杆一(11)的连线垂直于裂缝的沿伸方向,并保证锚杆一(11)和锚杆二(12)下端埋入岩土里有足够的深度,使得锚杆一(11)和锚杆二(12)与裂缝两侧的岩土体一起变形,其中裂缝的内侧是指裂缝旁海拔高度低的一侧,裂缝的外侧是指裂缝旁海拔高度高的一侧;
然后,在锚杆一(11)的上端安装固定杆(35)及第一球形铰结构(115),在锚杆二(12)的上端安装连接公头(122),并将所述调节杆(4)套装在连接公头(122)上,将接收器基板(3)安装在裂缝内侧的地上支撑杆组件上,将发射器基板(5)安装在裂缝外侧的地上支撑杆组件上,使接收器基板(3)和发射器基板(5)调至水平状态;
接着,在接收器基板(3)上安装网格板(8),使网格板(8)平行于裂缝的沿伸方向,在发射器基板(5)上安装发射器底座(7)和激光测距仪(9),使网格板(8)的坐标原点和激光测距仪(9)的发射点均位于固定杆(35)的中轴线的延长线上,激光测距仪(9)发射的激光投射到网格板(8)的坐标原点,并读取激光测距仪(9)与网格板(8)的间距记为x1,网格板上的坐标记为(y1,z1),完成初始位置记录;
步骤S2,在裂缝变形发生位移后,再次将接收器基板(3)和发射器基板(5)调至水平状态,使激光测距仪(9)发射的激光投射到网格板(8)上,并读取激光测距仪(9)与网格板(8)的间距记为x2,网格板上的坐标记为(y2,z2),完成变形位置记录,其中垂直裂缝沿伸方向的水平位移为△x=x2-x1,而根据激光点这两次测量时在网格板(8)上留下的标志,通过网格板(8)上的方格坐标得到后一次测量与前一次测量时的激光点移动坐标差,此坐标差与地裂缝在走向上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移记做(-△y,-△z),所述裂缝在这两次监测期间的三向位移为(△x,-△y,-△z);
步骤S3,按照步骤S2经过多期监测,可以得到地裂缝多期的累计三向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51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线路更换轨枕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板框缠绕组合式钛电极压块成型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