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桥梁墩柱节点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5381.1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3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平明;王蒂;王林;徐传昶;周广利;龙关旭;王涛;梅葵花;许汉铮;王阳春;袁阳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D19/00;E01D2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雷钞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桥梁 节点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桥梁领域,具体公开了装配式桥梁墩柱节点结构,包括基础和墩柱,所述基础上端设置有三级梯台形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千斤顶,千斤顶上设置有混凝土承台,所述混凝土承台上设置有钢柱;所述墩柱的底部设置有供钢柱插入的预制孔,所述墩柱的横截面长宽均大于混凝土承台的横截面长宽,所述基础的侧面开设有检修孔,检修孔与安装槽的底部连通,所述混凝土承台上设置有若干竖孔,所述竖孔中水平设置有若干凹槽,凹槽中弹性铰接设置有棘片,所述钢柱设置在竖孔中,且钢柱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供棘片卡入的棘槽。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墩柱节点容易受损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桥梁领域,具体公开了装配式桥梁墩柱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桥梁是将高大的墩台沿垂直方向、按一定模数、水平分成若干构件,在桥址周围的预制场地上进行浇筑,通过车船运输至现场,起吊拼装,然后将桥面拼接在墩台上,达到快速施工的目的。因而,全预制化的桥梁结构是加快施工速度,减少现场污染,实现低碳化建设的有效手段。
传统的桥墩由于墩柱与墩台一体浇筑成型,所以其竖向和横向的抗压承载力较强,而装配式桥墩的横向承载力则较差,墩柱与墩台的节点处容易开裂、位移、甚至断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装配式桥梁墩柱节点结构,以解决墩柱节点容易受损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桥梁墩柱节点结构,包括基础和墩柱,所述基础上端设置有三级梯台形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千斤顶,千斤顶上设置有混凝土承台,所述混凝土承台上设置有钢柱;所述墩柱的底部设置有供钢柱插入的预制孔,所述墩柱的横截面长宽均大于混凝土承台的横截面长宽。本方案中的安装槽为三级梯台状,所以墩柱的下端能够伸入安装槽一部分,使得墩柱的下端与安装槽的上部相抵,墩柱与安装槽接触则能提高其横向的承载力,为节点处分担压力,使得节点处不易损坏。
可选地,所述基础的侧面开设有检修孔,检修孔与安装槽的底部连通。本方案中,墩柱安装完成后,便于将千斤顶取出。
可选地,所述混凝土承台上设置有若干竖孔,所述竖孔中水平设置有若干凹槽,凹槽中弹性铰接设置有棘片,所述钢柱设置在竖孔中,且钢柱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供棘片卡入的棘槽。本方案中,钢柱能够单向向上移动,桥梁在经受地震等影响时,墩柱与基础之间会发生水平相对位移,钢柱可能会发生变形、断裂等情况,此时可以向上推动钢柱,使钢柱未变形断裂的部分处于墩柱与混凝土承台的连接处,以限制墩柱与混凝土承台之间的相对移动。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转换器,所述转换器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液压缸,所述第一连杆竖直设置在混凝土承台的底部,第二连杆水平铰接设置在第一连杆上,所述液压缸设置在安装槽的底部,液压缸包括缸体、上缸口和侧缸口,所述上缸口和侧缸口内均阻尼滑动设置有活塞,侧缸口的活塞与第二连杆铰接,上缸口的活塞上设置有顶杆,顶杆与钢柱的底部相抵;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补充箱,所述补充箱和液压缸中均盛装有液压油,所述液压缸上设置有补充管,补充管中设置有单向阀,补充管伸入到补充箱的液面下。本方案中的转换器能够将水平移动转换为竖直方向的推动力,当墩柱移动时会带动第一连杆移动,第一连杆再带动第二连杆水平移动,第二连杆就能够推动侧缸口的活塞移动,该活塞向液压缸内部移动时能够挤压液压油,液压油再挤压上缸口的活塞,使其向上移动,其上的顶杆就能够推动钢柱单向向上移动。当第一连杆向远离液压缸的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二连杆向外移动,第二连杆带动活塞向外移动并通过补充管向补充箱中吸出液压油,以补充液压缸。
可选地,墩柱的底部侧壁上水平开设有若干圆形孔,所述圆形孔中设置有第一减振器,所述第一减振器包括第一减振座和第一减振柱,所述第一减振座固定设置在圆形孔中,第一减振座上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一减振柱连接,第一弹簧自然状态下第一减振柱伸出圆形孔。第一减振器能够伸出墩柱并与安装槽接触,起到耗能减振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长安大学;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53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电惯性驱动模块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无线区块链网络的容错共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