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湿排汗、抗菌色纺织物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6245.4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5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乔明伟;陈秋萍;张红霞;沈妙音;祝成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天元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283 | 分类号: | D03D15/283;D03D15/50;D03D15/47;D03D15/225;D03D15/208;D03D15/54;D03D15/37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章琪超 |
地址: | 31122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湿 排汗 抗菌 纺织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湿排汗、抗菌色纺织物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在聚酯纤维的纺丝原液中加入着色剂和抗菌颗粒,制成改性抗菌聚酯纤维;S2:将改性抗菌聚酯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制得混纺纱a和混纺纱b;S3:将混纺纱a经并纱处理,制得双股的经纱;S4:将混纺纱b与氨纶经包芯处理,制得纬纱;S5:将经纱和纬纱进行织造,制得色纺织物。本发明具有有效提高吸湿排汗性能、功能多样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生产工艺,特别是一种吸湿排汗、抗菌色纺织物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服装面料,人们不但要穿着舒适健康环保,还要求面料具有强度高、透气性好等多种优异功能。现有的吸湿排汗面料由吸湿排汗纤维织成,吸湿排汗纤维又称高吸水吸湿纤维,一般是指疏水性合成纤维入涤纶、丙纶等经物理变形和化学改性后,在一定条件下,在水中浸渍和离心脱水后能保持15%以上水分的纤维,成为高吸水纤维;在标准温度、湿度条件下,能吸收气相水分,回潮率在6%以上的纤维,称为高吸湿纤维。人体排出的汗水和汗气应能够通过衣物迅速扩散出去,以保持皮肤干爽和舒适。这样的吸湿排汗纤维,通常采用异型纤维进行织造,通过增大纤维的比表面积达到吸湿快干功能。但由于异型纤维使用异型喷丝头进行喷丝,其纤维结构完全固定,由其纺纱织造而成的面料其异型纤维结构也是单向的,即基本就一个方向有沟槽,吸湿吸水方向性单一,而且容易吸附到外界环境中的灰尘、细菌等,导致面料的抗菌性能较差,布料在织造完成后并不带颜色,后期还要进行染色等步骤。
因此现有的吸湿排汗面料存在吸湿排汗性能有待加强,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排汗、抗菌色纺织物的生产工艺。本发明具有有效提高吸湿排汗性能、功能多样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吸湿排汗、抗菌色纺织物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聚酯纤维的纺丝原液中加入着色剂和抗菌颗粒,制成改性抗菌聚酯纤维;
S2:将改性抗菌聚酯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制得混纺纱a和混纺纱b;
S3:将混纺纱a经并纱处理,制得双股的经纱;
S4:将混纺纱b与氨纶经包芯处理,制得纬纱;
S5:将经纱和纬纱进行织造,制得色纺织物。
前述的一种吸湿排汗、抗菌色纺织物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改性抗菌聚酯纤维的表面设有横向的微孔,改性抗菌聚酯纤维的内部设有纵向的微孔。
前述的一种吸湿排汗、抗菌色纺织物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步骤S2中,其他纤维为粘胶纤维、竹纤维和/或天丝。
前述的一种吸湿排汗、抗菌色纺织物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步骤S2中,混纺纱a的制备方法为:将改性抗菌聚酯纤维与粘胶纤维按照60/40、50/50或70/30的比例混纺,得混纺纱a。
前述的一种吸湿排汗、抗菌色纺织物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步骤S2中,混纺纱a的制备方法为:将改性抗菌聚酯纤维与粘胶纤维混纺,得聚酯黏胶混纺纤维;将改性抗菌聚酯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得聚酯竹纤维混纺纤维;将改性抗菌聚酯纤维与天丝混纺,得聚酯天丝混纺纤维;在聚酯黏胶混纺纤维的表面依次交替缠绕聚酯竹纤维混纺纤维和聚酯天丝混纺纤维,得混纺纱a。
前述的一种吸湿排汗、抗菌色纺织物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步骤S2中,混纺纱b的制备方法为:将改性抗菌聚酯纤维与粘胶纤维按照60/40、50/50或70/30的比例混纺,得混纺纱b。
前述的一种吸湿排汗、抗菌色纺织物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步骤S2中,混纺纱b的制备方法为:将改性抗菌聚酯纤维与粘胶纤维混纺,得聚酯黏胶混纺纤维;将改性抗菌聚酯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得聚酯竹纤维混纺纤维;将改性抗菌聚酯纤维与天丝混纺,得聚酯天丝混纺纤维;将聚酯黏胶混纺纤维作为里层,依次包裹聚酯竹纤维混纺纤维和聚酯天丝混纺纤维,得混纺纱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天元织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新天元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62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装加工手套热转印改进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长柱状部件表面保护覆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