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氯甲苯连续氯化的生产系统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7325.1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3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黎孔富;孙大明;方明祥;廖春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都市友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2/06 | 分类号: | C07C22/06;C07C17/1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王玉芳 |
地址: | 443300 湖北省宜昌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苯 连续 氯化 生产 系统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氯甲苯连续氯化的生产系统及工艺,甲苯进料管设于甲苯计量罐上方,甲苯计量罐与氯化吸收釜采用第一管道进行连通,氯化吸收釜通过第一压力泵通过管道与第一氯化釜连通,第一氯化釜内物料通过溢流管与第二氯化釜、第三氯化釜、第四氯化釜和第五氯化釜依次连通,第一氯化釜、第二氯化釜、第三氯化釜、第四氯化釜和第五氯化釜底部分别设有氯气通入口与氯气通入总管连通,第一氯化釜、第二氯化釜、第三氯化釜、第四氯化釜和第五氯化釜顶部分别设有气体排出口分别与氯气排出管道连通,氯气排出管道与冷凝器和冷冻冷凝器依次连通。本发明连续进料,连续出料,连续氯化,氯化产品的收率98%以上,粗品纯度99%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氯甲苯连续氯化的生产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三氯甲苯,CAS号:98-07-7,分子式:C7H5Cl3,分子量:195.474,用作染料、医药中间体及紫外线吸收剂UV-9、UV-531的基本原料,有机合成中间体,制造苯甲酸、氯化苯甲酰、三苯基甲烷染料、蒽醌染料和喹啉染料等。传统的合成工艺是将甲苯投入到氯化釜,加热升温至90-120℃,通入氯气,反应至二氯甲苯含量低于0.1%后,停止氯化反应,将物料转入至精馏釜进行精馏得三氯甲苯产品。采用间歇式反应,操作复杂,工序多,能耗大,产能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反应初期,通氯流量低,物料需要进行升温,反应中期通氯流量大,反应放热量大,需要冷却,操作复杂,温控不当导致副反应多,杂质大产品质量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三氯甲苯连续氯化的生产系统及工艺。
本发明提供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氯甲苯连续氯化的生产系统,包括甲苯进料管,甲苯进料管设于甲苯计量罐上方,甲苯计量罐与氯化吸收釜采用第一管道进行连通,氯化吸收釜通过第一压力泵通过管道与第一氯化釜连通,第一氯化釜内物料通过溢流管与第二氯化釜、第三氯化釜、第四氯化釜和第五氯化釜依次连通,第一氯化釜、第二氯化釜、第三氯化釜、第四氯化釜和第五氯化釜底部分别设有氯气通入口与氯气通入总管连通,第一氯化釜、第二氯化釜、第三氯化釜、第四氯化釜和第五氯化釜顶部分别设有气体排出口分别与氯气排出管道连通,氯气排出管道与冷凝器和冷冻冷凝器依次连通,冷凝器的底部物料排出口与第一氯化釜连通,冷冻冷凝器底部排料口与氯化吸收釜连通,氯化吸收釜顶部排气口与深冷冷凝器连通,深冷冷凝器的设有氯化氢气体管道输入到氯化氢吸收系统进行吸收用于制备盐酸。
优选地,所述第五氯化釜上部设有粗品出料管道。
优选地,所述冷凝器串联设有三个。
优选地,所述甲苯进料管上设有进料阀与甲苯储罐液位进行联锁。
优选地,所述甲苯计量罐设于氯化吸收釜的上方。
采用所述生产系统进行三氯甲苯连续氯化的生产工艺,所述工艺中,氯化吸收釜中通过蒸汽加热至70-80℃,控制氯化吸收釜物料温度,使残余氯气能反应完全,又能保证物料进入氯化釜的反应温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氯化釜控制温度在90-95℃,第一氯化釜的通氯流量不超过110m3/h,控制氯气溢出量。
优选地,第二氯化釜物料温度控制在95-100℃,第三氯化釜物料温度控制在100-110℃,第四氯化釜物料温度控制在110-115℃,第二氯化釜、第三氯化釜和第四氯化釜通氯流量分别为140-160m3/h,170-190m3/h,230-250m3/h,使氯化反应程度达到95%。
优选地,第五氯化釜物料温度控制在115-120℃,通氯流量70-90m3/h,,保证釜内物料反应彻底,并控制二氯含量在0.05%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都市友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宜都市友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73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