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转式轴承随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7352.9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3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秦瑶仙;卢红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贝斯特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兴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517 | 代理人: | 屠志力 |
地址: | 2141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轴承 随动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回转式轴承随动器,包括基体、壳体和沿中心轴穿过所述壳体的回转轴,所述基体和壳体均为中空结构,相向卡接后形成封闭壳体,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基体沿轴向依次安装有座圈、第一滚动体组件和锥套;所述回转轴外圆依次设有第二滚动体组件、套圈和弹性套;所述锥套与所述回转轴轴向通过第三滚动体组件滚动连接;所述回转轴底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压头。该回转式轴承随动器通过设置第一滚动体组件、第二滚动体组件和第三滚动体组件,使各运动为滚动运动,降低摩擦,提高响应速度,并通过座圈的内球面,使随动器能够自动调心,补偿压紧点与工件回转中心的位置和角度误差,确保工件在被随动器压紧的同时,随回转机构正常回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随动器,尤其是一种回转式轴承随动器。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竞争的加剧,从而对机械零部件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对回转件进行加工时,常需要卡盘或其他压紧机构对工件进行夹紧并随其他回转机构进行必要的回转或分度运动。在有些情况下,例如多轴联动加工的情况下,卡盘无法夹持工件或卡盘会与加工刀具干涉,或者由于零件制造和加工误差,压紧后导致工件的过约束,影响工件在回转机构驱动下的正常回转,这就需要一套随动机构,来对工件进行压紧,并随回转机构一起运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回转式轴承随动器,通过设置第一滚动体组件、第二滚动体组件和第三滚动体组件,使各运动为滚动运动,降低摩擦,提高相应速度;通过座圈的内球面,使随动器能够自动调心;通过弹性套,预紧各运动件,消除运动中的过约束,并实现随动器的自动复位。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回转式轴承随动器,包括基体、壳体和沿中心轴穿过所述壳体的回转轴,所述基体和壳体均为中空结构,相向卡接后形成封闭壳体,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基体沿轴向依次安装有座圈、第一滚动体组件和锥套;
所述回转轴外圆依次设有第二滚动体组件、套圈和弹性套;
所述锥套与所述回转轴轴向通过第三滚动体组件滚动连接;
所述回转轴底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压头;
所述第一滚动体组件、所述第二滚动体组件和所述第三滚动体组件均由若干个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所述保持架均匀分隔若干个所述滚动体,并且若干个所述滚动体能够在所述保持架中自由转动;
所述座圈外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基体内,内侧为内球面;所述锥套的锥面上设有第一滚道;所述第一滚动体组件在所述内球面与所述第一滚道中滚动;
所述回转轴的外圆为锥面,所述套圈的内圆为与所述回转轴平行外圆平行的锥面;所述第二滚动体组件在所述回转轴与所述套圈之间的滚道内滚动;
所述回转轴顶面开有第二滚道,所述第三滚动体组件在所述锥套底面与所述第二滚道之间滚动;
所述弹性套的横截面的C型,覆盖所述套圈的顶面,底面和外圆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与所述回转轴的接触面安装有防尘圈。
进一步地,所述基体顶部中心通过内螺纹连接有螺塞。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 该回转式轴承随动器通过设置第一滚动体组件、第二滚动体组件和第三滚动体组件,使各运动为滚动运动,降低摩擦,提高响应速度。
2) 该回转式轴承随动器通过座圈的内球面,使随动器能够自动调心,补偿压紧点与工件回转中心的位置和角度误差,确保工件在被随动器压紧的同时,随回转机构正常回转。
3) 该回转式轴承随动器通过弹性套,预紧各运动件,消除运动中的过约束,并实现随动器的自动复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贝斯特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贝斯特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73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