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兼具测量与锚固的防腐锚索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7363.7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3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岩;肖海斌;迟福东;周辉;张传庆;曹学兴;陈鸿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蒋文睿 |
地址: | 650214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具 测量 锚固 防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具测量与锚固的防腐锚索,包括锚固头,一端与锚固头相连、另一端与锚座相连的多根连接缆,间隔设置在多根连接缆上用于固定多根连接缆的多个扩张环,其特征在于在多根连接缆及多个扩张环中部设有索芯,该索芯上间隔套设有多个球节,相邻两球节之间的索芯上套设有隔离管,球节及隔离管外部包裹有索芯套,索芯一端与锚固头相连、另一端穿过锚座与观测器相连。可直观地准确得出位移量,并通过球节可提高锚索与围岩间的锚固性能,并保证索芯不会失效,隔离管的使用则解决锁芯被水腐蚀的问题,加上锁芯套上设有的防锈层,大大延长锚索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锚索,特别是一种兼具测量与锚固的防腐锚索,属于水电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锚索支护是水电工程领域的重要支护形式之一,在渗水锈蚀环境下仍能长期稳定工作的锚索体,是地下工程安全运营的关键。随着各大电站陆续进入运营期,实时监测地下厂房锚索锚固段的围岩是否变形,是保障水电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从实际监测结果表明:在运营初期,大约十年之内,锚索锚固段围岩变形几乎为零,但运行期超过十年后,锚固段围岩变形会激增。而现有锚索在使用较长时间后,会因材料问题出现锈蚀情况,进而出现支护失效问题。另外,由于现有锚索不具备测量功能,只能通过测绘人员定期对锚固段围岩进行测量,既不能直观反映锚固段围岩是否变形,又存在测量准确率低、工作效率低、工作量大、时间长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索锚容易因锈蚀出现支护失效,以及不具备测量功能,既不能直观反映锚固段围岩是否变形,又存在测量准确率低、工作效率低、工作量大、时间长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具测量与锚固的防腐锚索。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兼具测量与锚固的防腐锚索,包括锚固头,一端与锚固头相连、另一端与锚座相连的多根连接缆,间隔设置在多根连接缆上用于固定多根连接缆的多个扩张环,其特征在于在多根连接缆及多个扩张环中部设有索芯,该索芯上间隔套设有多个球节,相邻两球节之间的索芯上套设有隔离管,球节及隔离管外部包裹有索芯套,索芯一端与锚固头相连、另一端穿过锚座与观测器相连。以便通过观测器获得锚固段围岩的移动量。
所述观测器包括其内设空腔的圆柱形壳体,开设于圆柱形壳体侧壁上并与空腔相连通的观察窗,观察窗边缘设有沿圆柱形壳体轴向设置的刻度尺,空腔内径向设有与刻度尺相配接的移动盘,移动盘上设有与盘面相垂直的齿条,齿条与齿轮相啮合,齿轮固定在轮轴上,轮轴一端通过第一带座轴承固定在壳体上、另一端套设有第一伞齿轮,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相啮合,第二伞齿轮固定在转轴一端,转轴另一端通过第二带座轴承固定在壳体上,转轴上间隔设有第一、第二两个同轴滑轮,与第二伞齿轮相邻的第一滑轮上正向绕设有第一拉绳,第一拉绳活动端与穿过圆柱形壳体端板并位于空腔内的索芯端头相连接,第二滑轮上反向绕设有第二拉绳,第二拉绳活动端与设于圆柱形壳体空腔内壁上的复位弹簧相连接;以便索芯出现位移时,端部拉绳拉动第一滑轮旋转,从而带动第一、第二伞齿转动,第二伞齿带动齿轮旋转,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拉动移动盘移动,从而可在刻度尺上读取移动值,继而得出锚固段围岩的移动量。
所述连接缆设为若干根,沿扩张环外缘间隔分布一周。
所述球节设为其内设索芯孔的椭圆形凸球,球节通过索芯孔间隔套设于索芯上并位于锁芯套内,锁芯套在球节处设有与之相适应的凸节,以便通过若干个凸起提高锚索与围岩间的锚固性能。
所述隔离管套设于相邻两球节之间的索芯上,以便通过隔离套避免锁芯受潮生锈。
所述扩张环设为圆盘形,其边缘间隔设有若干个与连接缆相配接的固定槽,固定槽外侧设开口,以方便连接缆卡入对应固定槽中,起到扩张稳固的作用。
所述锁芯套上设有防锈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73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