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质燃料气化发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7806.2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8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斌;刘建花;杨兰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23K5/22 | 分类号: | F23K5/22;F23K5/20;F23K5/1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王海泉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气化 发生 装置 | ||
1.一种轻质燃料气化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罐体(1),在该罐体(1)内由上加热平板(11)和下加热平板(12)隔设有一上气化腔(13)、一下气化腔(14)和一介质加热腔(15),上气化腔(13)位于上加热平板(11)的上方,下气化腔(14)位于上加热平板(11)与下加热平板(12)之间,并且该下气化腔(14)通过开设在上加热平板(11)上的上加热平板出气腔(111)与上气化腔(13)相通,介质加热腔(15)位于下加热平板(12)的下方,在罐体(1)的顶部配接有一与上气化腔(13)相通的燃气引出接口(16),而在罐体(1)的底部配接有一与介质加热腔(15)相通的排污接口(17);一轻质燃料供给机构(2)、一轻质燃料上雾状引出机构(3)和一轻质燃料下雾状引出机构(4),轻质燃料供给机构(2)伴随于所述罐体(1)设置,轻质燃料上雾状引出机构(3)设置在所述上气化腔(13)内,轻质燃料下雾状引出机构(4)设置在所述下气化腔(14)内,所述轻质燃料供给机构(2)同时与轻质燃料上雾状引出机构(3)以及轻质燃料下雾状机构(4)管路连接;一供气机构(5)、一上喷气机构(6)和一下喷气机构(7),供气机构(5)同样伴随于所述罐体(1)设置,上喷气机构(6)在对应于所述轻质燃料上雾状引出机构(3)的上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的上气化腔(13)内,下喷气机构(7)在对应于所述轻质燃料下雾状引出机构(4)的上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的下气化腔(14)内,所述供气机构(5)同时与上喷气机构(6)以及下喷气机构(7)管路连接;一循环换热机构(8),该循环换热机构(8)在对应于所述上加热平板(11)的下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下气化腔(14)内并且该循环换热机构(8)与上加热平板(11)朝向下气化腔(14)的一侧接触;一加热机构(9),该加热机构(9)伴随于所述罐体(1)设置并且该加热机构(9)通过管路与所述介质加热腔(15)以及所述循环换热机构(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燃料气化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质燃料供给机构(2)包括轻质燃料贮料箱(21)、油泵电机(22)、油泵(23)和轻质燃料输送管(24),轻质燃料贮料箱(21)在对应于所述罐体(1)的左侧的状态下支承于使用场所的地坪上或者支承于与地坪固定的支架上,油泵电机(22)与油泵(23)传动配合并且由油泵连同油泵电机(22)设置在轻质燃料贮料箱(21)的顶部,油泵(23)的油泵进料口(231)与轻质燃料贮料箱(21)的轻质燃料贮料箱腔(211)相通并且在该油泵进料口(231)上配接有一吸料管(2311),该吸料管(2311)伸展到轻质燃料贮料箱腔(211)的下部,轻质燃料输送管(24)的一端与油泵(23)的油泵出料口(232)配接,而该轻质燃料输送管(24)的另一端连接有一Y接头(241),在该Y接头(241)上连接有一第一分支管(2411)和一第二分支管(2412),第一分支管(2411)与位于所述上气化腔(13)内的所述轻质燃料上雾状引出机构(3)连接,而第二分支管(2412)与位于所述下气化腔(14)内的所述轻质燃料下雾状引出机构(4)连接;同时与所述上喷气机构(6)以及下喷气机构(7)管路连接的所述供气机构(5)设置在所述罐体(1)与轻质燃料贮料箱(21)之间;在所述罐体(1)的下部设置有一介质引入接口(18a)和一介质引出接口(18b),介质引入接口(18a)位于罐体(1)的左侧并且与所述介质加热腔(15)相通,介质引出接口(18b)位于罐体(1)的右侧并且同样与介质加热腔(15)相通,所述循环换热机构(8)与介质引入接口(18a)连接,所述的加热机构(9)对应于罐体(1)的右侧设置并且与介质引出接口(18b)连接;所述的上加热平板(11)以及下加热平板(12)为不锈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78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