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酸液中除硅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8310.7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7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劲;陈米雪;巴琪;李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水滴智能环保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昆山中环科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60 | 分类号: | C02F1/60;C02F1/28;C02F9/06;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缪友益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液中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酸液中除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含硅酸液中加入γ‑氧化铝进行除硅反应1200分钟,或600分钟,并控制所述除硅反应的过程中温度保持在80摄氏度,或50摄氏度;2)再将经所述除硅反应后的酸液进行过滤,得到净化酸液;3)除硅反应的产物硅酸铝(Al2O3·xSiO2·yH2O)可用作防火材料,例如在玻璃工业上用作筑玻璃窑,实现酸液除硅过程零排放。本发明可从酸液中直接除硅,简单高效;γ‑氧化铝不溶于有机酸,可选择性地吸附酸液中的溶硅,生成不溶于有机酸的硅酸铝,通过固液分离实现从酸液中除硅而净化酸液;除硅产物硅酸铝可用作防火材料,无污泥产生,达到酸液除硅过程零排放;净化酸液中无除硅药剂残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从酸液中除硅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硅是水体中的天然组分之一,其在水体中主要是以悬浮态、胶体态和溶解态的硅酸盐形式存在。天然水体中根据地区不同,水中硅含量不同,地下水中硅含量相对较高。天然水中溶解硅主要以硅酸(H4SiO4)、偏硅酸(H2SiO3)、二硅酸(H2Si2O5)的形态存在。目前,对水中硅的去除主要集中在工业水处理领域,如锅炉水、造纸、高含盐废水零排放等。目前除硅技术包括混凝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和阻垢剂法等。其中的混凝沉淀法是最常用的除硅方法。向含硅废水中投加镁剂、石灰、铁盐、铝盐等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利用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对硅的吸附作用,达到对水中硅的去除。该方法是一种非深度除硅技术,通常硅的去除率在40%~60%之间。混凝沉淀法受水温影响较大,一般在水温大于40℃取得较好的除硅效果,同时药剂消耗量大,污泥产量大,产水中除硅药剂残留量大。另外,废水pH要求在8以上,因此这个方法不适用于从酸液中除硅。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酸液中除硅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废水pH要求在8以上时混凝沉淀法不适用于从酸液中除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从酸液中除硅的方法,该酸液的pH5,或3;所述酸是有机酸包括柠檬酸、草酸、乙酸、羟基乙酸、氨基磺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聚马来酸(PMA)、聚丙烯酸(PAA)、羟基亚乙基二磷酸(HEDP)、氨基三甲基次膦酸(ATMP)、乙二胺四甲基次膦酸(EDTMP)等。所述硅是偏硅酸(H2SiO3)、二硅酸(H2Si2O5)、焦硅酸(H6Si2O7)、正硅酸(H4SiO4)和它们相对应的盐;酸液中的硅含量10,000ppm,或1,000ppm,或100ppm。
一种从酸液中除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含硅酸液中加入γ-氧化铝进行除硅反应1200分钟,或600分钟,并控制所述除硅反应的过程中温度保持在80摄氏度,或50摄氏度;
2)再将经所述除硅反应后的酸液进行过滤,得到净化酸液;
3)除硅反应的产物硅酸铝(Al2O3·xSiO2·yH2O)可用作防火材料,例如在玻璃工业上用作筑玻璃窑,实现酸液除硅过程零排放。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γ-氧化铝的粒径3,000微米,或100微米,或1微米;比表面积50m2/g,或300m2/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水滴智能环保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昆山中环科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水滴智能环保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昆山中环科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8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