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寒坡地水土流失阻控的植被配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8518.9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8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武高林;崔增;牛雅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0/00 | 分类号: | A01G20/00 |
代理公司: | 淄博川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75 | 代理人: | 高鹏飞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寒 坡地 水土流失 植被 配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寒坡地水土流失阻控的植被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确定需要实施水土流失阻控的高寒坡地,并对该处高寒坡地进行修整,使其利于高寒植被的种植;其次,采用条播方式,在高攀坡地上开设多个播种渠,且每隔一定数量的播种渠之间设有蓄水沟;然后,在播种渠内播种高寒地区草种,并在播种完成后依次完成施肥、覆土镇压和无纺布覆盖;最后,完成高寒坡地的水土流失阻控种植。本发明中,长成的植被形成条带状分布,利于阻控水土顺势下流,同时间隔一定数量的播种渠之间设有蓄水沟,用于在小降雨量时,存储雨水;在大降雨量时,快速排水,避免雨水过度对种植带的冲刷,减少雨水对种植带的破坏,实现长久的水土流失阻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土流失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寒坡地水土流失阻控的植被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水土流失是指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完全就地入渗、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地面坡度较大,通常大于25度,以及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破坏或搭配不合理造成。
现有的水土流失阻控方法大多应用于亚热带地区,可选的植被较多利于防控,而高寒地区的植被种类较少,环境恶劣也导致坡地的植被恢复只能通过人工种植,导致通过植被对高寒坡地水土流失进行阻控的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寒坡地水土流失阻控的植被配置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寒坡地水土流失阻控的植被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确定需要实施水土流失阻控的高寒坡地,并对该处高寒坡地进行修整,使其利于高寒植被的种植;
其次,采用条播方式,在高攀坡地上开设多个播种渠,且每隔一定数量的播种渠之间设有蓄水沟;
然后,在播种渠内播种高寒草种,并在播种完成后依次完成施肥、覆土镇压和无纺布覆盖;
最后,完成高寒坡地的水土流失阻控种植。
进一步的,所述播种渠的行距至少为20cm,且每隔至少两行播种渠设置一条蓄水沟。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沟的深度大于5cm。
进一步的,所述高寒草种包括上繁草和下繁草的草种。
进一步的,所述高寒草种包括疏丛型、密丛型和根茎型的草种。
进一步的,所述高寒草种包括耐牧性或良牧性的草种。
进一步的,所述上繁草和疏丛型的草种为垂穗披碱草,所述下繁草的草种为青海草地早熟禾和发草,所述密丛型和耐牧性的草种为发草,所述根茎型的草种为青海草地早熟禾,所述良牧性的草种为青海草地早熟禾和垂穗披碱草。
进一步的,所述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和发草均采用条播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播种渠和蓄水沟均为从高坡向低坡方向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通过条播种植方式,将高寒种子均匀的洒在播种渠内,长成的植被形成地上植物群落上繁草+下繁草,地面疏丛型+密丛型,地下须根系+根颈型的优化群落,并呈条带状分布,利于阻控水土流失,同时间隔一定数量的播种渠之间设有蓄水沟,用于在小降雨量时,存储雨水;在大降雨量时,快速排水,避免雨水过度对种植带的冲刷,减少雨水对种植带的破坏,实现长久的水土流失阻控。此外,不同类型草种的配置考虑了高寒草地放牧利用特点,能够在兼顾草地利用的基础上,维持植被的水土流失阻控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高寒坡地水土流失阻控的植被配置方法后径流量的对比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85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