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逆微流控芯片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8694.2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0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雪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逆 微流控 芯片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了可逆微流控芯片夹具,包括底板,底板的顶端开有凹槽,凹槽的内部插入有旋转台,旋转台的侧面安装有支撑条,支撑条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条的另一端固定有加固块,加固块的侧面固定有插接杆,旋转台的侧面开有插接孔,插接杆插入插接孔,支撑条的顶端黏贴有防滑垫,防滑垫的顶端放置有微流控芯片。通过调节杆和旋转台,可以带动微流控芯片旋转,调节微流控芯片与流体导管连接的角度。根据微流控芯片的大小,插接不同长短的支撑条,对微流控芯片进行支撑。调节安装板的高度,使得流体导管处于合理的位置,利于流体导管与微流控芯片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具体为可逆微流控芯片夹具。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技术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微流控芯片具有体积小、试剂使用少、高集成化等优点,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微流控芯片;由于它在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的巨大潜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生物、化学、医学、流体等学科交叉的崭新研究领域。
可逆微流控芯片夹具是一种把微流控芯片和流体导管可拆卸安装连接的夹具,利于测试工作的进行。
现有的可逆微流控芯片夹具,因为微流控芯片具有不同大小的尺寸,以及与流体导管之间的连接位置的不同,而微流控芯片不方便旋转不同的角度与流体导管进行连接,以及不方便调节不同大小的支撑结构,对微流控芯片进行支撑;对于不同厚度的微流控芯片,不方便调节流体导管的位置,使得微流控芯片与流体导管之间合理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逆微流控芯片夹具,以解决微流控芯片不方便旋转不同的角度与流体导管进行连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逆微流控芯片夹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插入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的侧面安装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条的另一端固定有加固块,所述加固块的侧面固定有插接杆,所述旋转台的侧面开有插接孔,所述插接杆插入插接孔,所述支撑条的顶端黏贴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顶端放置有微流控芯片。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表面开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内部穿过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表面设置有螺母。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底端固定有压板,所述压板的顶端固定有加强筋,所述压板的底端黏贴有压环,所述压环的底端固定有压块。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套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开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的内部黏贴有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侧面开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黏贴有海绵内套,所述海绵内套的内部穿过有流体导管,所述安装板的顶端设置有夹紧螺栓。
优选的,所述旋转台通过凹槽与底板可旋转安装连接,旋转台的高度不小于凹槽的深度,支撑柱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接触,且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条和底板平行。
优选的,所述支撑条通过插接杆与旋转台可拆卸安装连接,所述微流控芯片的直径不大于防滑垫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顶板和底板平行,调节杆为T型螺纹结构;所述调节杆通过第一导向孔和顶板滑动连接,所述螺母位于顶板的上下两侧。
优选的,所述压板和调节杆垂直,压环为圆环型结构,均匀分布在压板的底端;压块为半球型结构,均匀分布在压环的底端;所述压环和压块均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为圆环型结构,安装孔和底板平行,安装孔位于两个支撑杆之间,所述安装板通过第二导向孔与支撑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紧螺栓的底端通过海绵内套夹紧流体导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示例的可逆微流控芯片夹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雪,未经陈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86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