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的化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8803.0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8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苏锋;常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化成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制造领域,为了解决电流化成系统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锂电池的化成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锂离子的电芯注液后静置、化成,所述化成过程中温度为5‑60℃,电芯表面压强为0.3‑0.5Mpa,电流为0.01‑0.6C区间。本发明将电芯化成时的电流、温度、电量通过公式建立相应的关系,可使化成后的电芯SEI更稳定致密,循环性能较优,也缩短了化成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制造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锂电池的化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清洁、高效的新能源越来越被国家及人们所重视。其中锂离子二次电池自商业化以来,由于其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高功率、高能量密度等优势,被大众所关注,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动汽车、公交车、手机、笔记本、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储能等方面。
在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包含配料、涂布、制片、装配、烘烤、注液、化成及电池分选、PACK等工序,虽然每个厂家的生产工序基本大同小异,但生产过程控制参数却相差甚远。而化成工序,对于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较大,也一直是各个厂家研究的对像。目前对于化成工艺的研究,主要是围绕负极SEI膜(固体电解质界面膜)进行。因为锂离子电池在首次充放电时,在负极表面会生成一层钝化膜,该膜具有固体电解质特征,对电子绝缘,但却是良好的离子导体,Li+可自由嵌入和脱出,且可阻止溶剂分子的共嵌入,避免了因溶剂分子共嵌入对电极材料造成的破坏,因而大大提高了电极的循环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深入研究SEI膜的形成机理、组成结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寻找改善SEI膜性能的有效途径,一直是各个厂家研究的重点。
目前普通认为,低温环境下以及小电流化成时能使形成的SEI更加致密稳定,但低温环境下,会增加电池的极化,电流稍大时会造成负极析锂,而小电流化成虽会改善析锂,但化成时间会延长,影响生产效率。所以目前主流的化成方法主要为:高温(一般为35-60℃),加压(一般为0.2-0.6Mpa),阶梯式电流(随着化成的进行,电流从小到大),这种方法虽已被各个厂家在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系统性不强,要不化成时间太长,要不虽然缩短了化成时间,但牺牲了SEI的稳定及致密性。
专利CN108767319A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锂离子电池注液后静置,化成,抽真空,然后进行老化处理,改发明有效解决锂离子电池化成后循环性能低和电池鼓胀的问题,但是增加的老化步骤耗时长,影响生产效率。据此需要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电流化成系统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锂电池的化成方法,将电芯化成时的电流、温度、电量通过公式建立相应的关系,可使化成后的电芯SEI更稳定致密,循环性能较优,也缩短了化成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的化成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锂离子的电芯注液后静置、化成,所述化成过程中温度为5-60℃,电芯表面压强为0.3-0.5Mpa,电流为0.01-0.6C区间。
作为优选,所述电芯为磷酸铁锂-石墨、三元-石墨、锰酸锂-石墨、三元复合-石墨、锰酸锂复合-石墨、富锂锰基-石墨、磷酸锰铁锂-石墨、三元-硅碳、锰酸锂-硅碳、三元复合-硅碳、富锂锰基-硅碳、磷酸锰铁锂-硅碳、锰酸锂复合-硅碳体系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88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主起落架
- 下一篇:一种截潜流取水口结构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