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结构生物材料定向降温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8859.6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1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洋;王中熠;谭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D3/10 | 分类号: | F25D3/10;F25D23/00;F25D2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伍旭伟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结构 生物 材料 定向 降温 制备 装置 | ||
1.一种微结构生物材料定向降温制备装置,包括冷源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罐(1)内设有放置筒(2),所述放置筒(2)内设有导冷机构,所述导冷机构包括第一导冷柱(3),所述第一导冷柱(3)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冷源罐(1)的外部并插入到密封件(4)内,所述密封件(4)密封所述冷源罐(1),所述密封件(4)连通物料腔室(5),所述物料腔室(5)的出口处设有密封的保温盖(6),形成冷源沿所述第一导冷柱(3)将能量传递至所述物料腔室(5)的定向传导结构;
所述导冷机构还包括第二导冷柱(7),所述第二导冷柱(7)套接在所述第一导冷柱(3)位于所述冷源罐(1)外的一端,所述第二导冷柱(7)的一端连接所述冷源罐(1),另一端插入所述密封件(4)的内部;
所述第二导冷柱(7)的外部裹套有加热圈(9),所述加热圈(9)电连接控制台(12)相应的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结构生物材料定向降温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冷柱(3)和所述第二导冷柱(7)均沿垂直方向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结构生物材料定向降温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冷柱(3)位于所述冷源罐(1)外的一端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8),所述加热圈(9)靠近所述第二导冷柱(7)的一面固定设有加热温度传感器(10),所述保温盖(6)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1),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11)、加热温度传感器(10)、加热圈(9)均电连接控制台(12)相应的接口;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8)用于检测物料靠近所述导冷机构的第一区温度、并将第一区温度信号输送至所述控制台(12);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1)用于检测物料远离所述导冷机构的第二区温度、并将所述第二区温度信号输送至控制台(12);
所述加热温度传感器(10)用于检测所述加热圈(9)的实时表面温度、并将所述表面温度信号输送至控制台(12);
所述控制台(12)响应于所述第一区温度信号及根据设定的物料降温速率、物料达到的最终温度,控制调整所述加热圈(9)的加热功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结构生物材料定向降温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11)、加热温度传感器(10)、加热圈(9)分别通过第一感温线(13)、第二感温线(14)、加热感温线(15)、加热电源线(16)电连接控制台(12)相应的接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结构生物材料定向降温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台(12)上设有USB数据输出接口(17)、电源开关(18)、显示器(19)、温度设置区(20),所述温度设置区(20)用于设置物料降温速率及物料达到的最终温度。
6.如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一种微结构生物材料定向降温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冷柱(3)采用铝合金材质。
7.如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一种微结构生物材料定向降温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冷柱(7)采用紫铜材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结构生物材料定向降温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4)包括密封圈(401)、连接座(402),所述密封圈(401)、连接座(402)均密封套接在所述第二导冷柱(7)的外部,所述密封圈(401)通过第一螺栓(40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402)的一端,所述连接座(40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螺栓(404)连接所述物料腔室(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885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弃矿地综合利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的低噪声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