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骨损伤修复的植入绷带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9089.7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1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苟中入;杨贤燕;徐三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损伤 修复 植入 绷带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促进骨损伤修复的植入绷带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促进骨损伤修复的植入绷带材料为多层化多孔网络结构,下层主要由含生物玻璃微粒的超细纤维多孔网络构成,中间层主要由聚合物多孔网格构成,上层主要由含无机矿物微粒的超细纤维多孔网络构成,纤维多孔网络和聚合物多孔网格的孔道分别为0.30~1200μm和200~1800μm水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骨损伤修复的植入绷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玻璃微粒的粒度为0.04~8μm,所述的无机矿物微粒的颗粒度为0.02~2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骨损伤修复的植入绷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玻璃微粒是以由添加介孔结构导向剂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的硅氧化物和硼氧化物为介孔结构骨架,介孔结构骨架中添加多元氧化物,多元氧化物在介孔结构骨架中杂化为全玻璃态或部分玻璃态物质而形成,主要成分为SiO2-B2O3-CaO-MgO。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骨损伤修复的植入绷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矿物微粒的主要成分为钙磷酸盐、钙硅酸盐、钙镁硅酸盐、钙-锌硅酸盐、镁硅酸盐、镁磷酸盐、锌磷酸盐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促进骨损伤修复的植入绷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矿物微粒还含有Cu2+、Zn2+、Sr2+和Na+离子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掺杂离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促进骨损伤修复的植入绷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矿物微粒中各无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摩尔份数为:
SiO32-/PO43-1~54份
Ca2+1~60份
Mg2+0~52份
Zn2+0~20份
Cu2+0.6~6份
Sr2+0~12份
Na+0~8份
其余为结晶水。
7.一种促进骨损伤修复的植入绷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物玻璃微粒加入到有机物溶液中搅拌均匀,生物玻璃微粒与有机物的质量比为1:(2~80),配制成超细颗粒物浓度为1~100mg/ml的有机-无机复合物溶液,然后转移到静电纺丝的储液器中,设置纺丝间距为5~18cm,在纺丝电压为4~20kV下,按0.10~0.8毫升/小时的速度进行静电纺丝,然后收集储液器的接收载体上厚度为10~400微米水平的超细纤维多孔薄膜;
2)将用于制备聚合物多孔网格的有机物直接置入三维打印机的物料器中,采用加热软化有机物并进行挤压出打印喷头,以步骤1)形成的超细纤维多孔薄膜为基质在上表面进行三维打印聚合物多孔网格;
3)将无机矿物微粒加入到有机物溶液中搅拌均匀,无机矿物微粒与有机物的质量比为1:(2~80),配制成超细颗粒物浓度为1~100mg/ml的复合物溶液,然后进行复合物溶液静电纺丝,将超细纤维沉积在步骤2)制备的聚合物多孔网格上表面,纺丝间距为4~15cm,纺丝电压为4~20kV,纺丝速度为0.10~1.0毫升/小时,形成厚度为10~800微米的植入绷带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促进骨损伤修复的植入绷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接收载体为多孔性金属铝箔或铜箔,孔道为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圆形、蜂窝形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孔尺度为0.3~2000微米。
9.权利要求1-6所述促进骨损伤修复的植入绷带材料或者权利要求7-8所述方法制备获得的促进骨损伤修复的植入绷带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促进骨损伤修复的植入绷带材料在自主消炎、自主抗菌并促进肌肉组织、骨膜组织和骨组织高效愈合或者再生修复中的制药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908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