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显示屏晃动幅度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9434.7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1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珠;杨春;韩占政;刘君;王凡;陈小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G01M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乐知新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4 | 代理人: | 江宇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显示屏 晃动 幅度 自动化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显示屏晃动幅度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检测显示屏开合角度的检测装置、用于放置系统硬件部分的底座及用于推动显示屏转动的推动组件,所述的检测装置及所述的推动组件按所述的显示屏的摆放位置不同设置在所述的显示屏的任意一侧,所述的检测装置及所述的推动组件与所述的显示屏对应设置,所述的检测装置与用于显示检测结果的显示装置相连。本发明提供一种只需要一个人操作,测试效率高,测试误差小,重复测试测量点一致性高的测试显示屏晃动幅度的自动化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测试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测试显示屏晃动幅度的自动化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包括显示端和系统硬件端,系统硬件端内部装设有如主板、内存之类的系统硬件并且上表面设置有键盘,显示端具有显示屏。显示端与系统硬件端之间通过转轴组件连接,转轴组件内形成有摩擦阻尼,以使得显示端打开后能够保持在所打开的角度。目前使用的笔记本电脑需要通过显示屏晃动测试来检测显示屏打开90°及110°以后受力晃动情况,若在打开上述角度后显示屏的晃动幅度大于4°时则表明该电脑显示屏晃动测试不合格,现有技术是在人工架设红外传感器后通过手动开合笔记本来目测晃动角度,该种测量方法效率低,手动推动显示器由于手法原因,导致每次推力不能恒定从而增大测试误差,重复测试测量点一致性不高,每次测试都需要架设机台,耽误时间,而且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测试,比较浪费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原始测量方法效率低,因推力不恒定增大测试误差,重复测试测量点一致性不高,每次测试都需要架设机台,耽误时间,而且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测试,比较浪费人力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只需要一个人操作,测试效率高,测试误差小,重复测试测量点一致性高的测试显示屏晃动幅度的自动化测试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显示屏晃动幅度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检测显示屏开合角度的检测装置、用于放置系统硬件部分的底座及用于推动显示屏转动的推动组件,所述的检测装置及所述的推动组件按所述的显示屏的摆放位置不同设置在所述的显示屏的任意一侧,所述的检测装置及所述的推动组件与所述的显示屏对应设置,所述的检测装置与用于显示检测结果的显示装置相连。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底座的表面纵向贯通有可与所述的显示屏的长度方向重合设置的摆放槽,所述的检测装置及所述的推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的底座横向位置的任意一侧。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摆放槽由所述的底板及位于所述的底板左右两侧的的侧板围合而成,所述的推动组件及所述的检测装置同侧设置,所述的推动组件与所述的检测装置通过可调整装置与所述的侧板移动连接。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可调整装置包括纵向调整柱及高度调整块,所述的推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的高度调整块上,所述的检测装置设于所述纵向调整柱上,所述的纵向调整柱一端通过滑动装置与所述的侧板滑动连接,另一端向上自由延伸,所述的滑动装置为纵向设置于所述的侧板上的导轨槽及与所述的导轨槽适配的导轨柱,所述的导轨槽横向贯穿设置在所述的侧板上,所述的导轨柱在所述的导轨槽内纵向滑动设置,所述的导轨柱与所述的纵向调整柱靠近所述的侧板一侧连接,所述的高度调整块上设有与所述的纵向调整柱适配的调整槽,所述的高度调整块通过所述的调整槽在所述的纵向调整柱的高度范围内滑动设置。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导轨柱由大轴和限制在所述的导轨槽内的小轴构成,所述的小轴两端均同轴设置有所述的大轴,所述的小轴的直径小于所述的导轨槽的宽度,所述的大轴的直径大于所述的导轨槽的宽度,所述的小轴的高度略大于所述的导轨槽的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94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