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皮纸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9819.3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2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民;李庆北;蔡相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优威应用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06;B32B27/10;B32B29/00;B32B25/00;B32B25/04;B32B25/06;D21H27/10;D21H27/30;B65D6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段月欣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龙东大道***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纸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皮纸。充皮纸包括:纸基;层合于纸基的表面的聚烯烃层,聚烯烃层的配料以重量份数计包含100份的聚烯烃、0~100份的橡胶弹性体、0~50份的增粘树脂、0~10份的助交联剂,所述聚烯烃层的交联度为1%~95%;层合于聚烯烃层的背向纸基的表面的聚氨酯层。本发明提供的充皮纸具有低气味性和良好的可压纹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皮纸。
背景技术
充皮纸是在纸基表面附着树脂层形成。因其具有柔韧性和皮质感,成为广泛应用的包装材料。
充皮纸根据材质区分可包括聚氯乙烯(PVC)充皮纸、聚氨酯(PU)充皮纸、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充皮纸等。PVC充皮纸因含有增塑剂而容易产生不期望的气味,以及PVC材料难于降解;同时PVC本身含有卤素,因此难以满足高端的环保要求,通常作为低端产品使用。EVA充皮纸由于有明显的醋酸味道,也很难应用到对气味要求较高的领域。现有PU充皮纸通常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甲乙酮、丙酮、甲苯、乙酸乙酯等),因而也会存在气味性较差和环保性较低的问题。而且,现有市场上PU充皮纸大多通过贴面转移方式形成相对较浅的纹路,无法生产较深纹路的充皮纸;而通过压花方式获取的PU充皮纸本身纸基被迫变形,使其柔韧性以及强度大大下降,无法满足实际物性的需求;PU充皮纸还存在价格相对较贵的缺点。
因此,寻找一种既具有低气味性,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可压纹性的充皮纸,成为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皮纸,其包括:纸基;层合于纸基的表面的聚烯烃层,聚烯烃层的配料以重量份数计包含100份的聚烯烃、0~100份的橡胶弹性体、0~50份的增粘树脂、0~10份的助交联剂,聚烯烃层的交联度为1%~95%;层合于聚烯烃层的背向纸基的表面的聚氨酯层。
本发明提供的充皮纸以聚烯烃为基材。由于聚烯烃具有相对较低的熔点和柔软性,因而便于通过表面纹路处理形成良好的压纹。并且,聚烯烃的气味性挥发物产生量少,且可减少或无需使用增塑剂等易产生气味的添加剂,因此同时还使得充皮纸具有低气味性的优点。经交联的聚烯烃还能使得充皮纸具有良好的耐温性和耐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充皮纸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充皮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非为了限定本发明。
为了简便,本文仅明确地公开了一些数值范围。然而,任意下限可以与任何上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以及任意下限可以与其它下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同样任意上限可以与任意其它上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此外,尽管未明确记载,但是范围端点间的每个点或单个数值都包含在该范围内。因而,每个点或单个数值可以作为自身的下限或上限与任意其它点或单个数值组合或与其它下限或上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
在本文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以上”、“以下”为包含本数,“一种或多种”中“多种”的含义是两种以上。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内容并不意欲描述本发明中的每个公开的实施方式或每种实现方式。如下描述更具体地举例说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整篇申请中的多处,通过一系列实施例提供了指导,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形式使用。在各个实施例中,列举仅作为代表性组,不应解释为穷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优威应用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优威应用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98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