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0546.4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0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褚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褚丽丽 |
主分类号: | C05G3/60 | 分类号: | C05G3/60;C05G3/70;A01G13/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树 多功能 叶面 有机 菌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适用于农业有机肥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包括润湿剂、复合氨基酸粉和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所述润湿剂、复合氨基酸粉和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的质量比为(2~8):(2~8):(84~96);所述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是通过将富硒杏鲍菇菌渣基质接种白僵菌制得。本发明提供的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具有多种有益生物,不仅是生产绿色食品生产的理想肥料,同时起到防治桃小食心虫及水果富硒、提高产品品质及增产的效果,其对开展生物防治害虫,发展生态农业、保障人类身体健康意义重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有机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富硒杏鲍菇工厂化栽培产生大量富硒杏鲍菇菌渣废弃物。其生物转化率仅为50wt%左右,富硒菌渣养分剩余为50wt%~60wt%,废菌渣中仍含有大量的硒元素及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还含有大量的菌丝体(内含丰富的菌丝残体蛋白)、脂肪、氨基酸、矿物质以及菌丝体的次生代谢产物,富硒杏鲍菇菌渣一方面具备球孢白僵菌的生长繁殖的条件,另一方面是生产有机肥的理想原料。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属于子囊菌门、肉座菌目、虫草菌科、白僵菌属,是广谱性昆虫病原真菌,可工业化培养生产,利用其产生的分子孢子加工成微生物杀虫剂。原药外观为乳白色只至淡黄色粉末。分生孢子主要通过表皮降解酶作用,笌管穿透昆虫体壁,在昆虫体内增殖,吸收昆虫体内营养和水分,进而致死目标害虫。球孢白僵菌的分布范围很广,对人畜作物安全,特别是对昆虫具有很强的致病能力。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昆虫纲鳞翅目(Lepidoptera)蛀果蛾科(Carposinidae)小食心虫属的一种昆虫,又名桃蛀果蛾。主要为害桃、苹果、梨、山楂和酸枣等果树。桃小食心虫危害果树的果实,多从果实的胴部或顶部蛀入,在皮下及果内纵横潜食,果面上显出凹陷的潜痕,明显变形。经过桃小食心虫危害的果实内其虫道中充满了红褐色的虫粪,造成果实部分腐烂,使果实失去商品性。近几年由于化学农药使用量的减少,桃小食心虫等害虫有偏重发生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其包括润湿剂、复合氨基酸粉和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所述润湿剂、复合氨基酸粉和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的质量比为(2~8):(2~8):(84~96);所述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是通过将富硒杏鲍菇菌渣基质接种白僵菌制得。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润湿剂为拉开粉Bx。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白僵菌为球孢白僵菌。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富硒杏鲍菇菌渣基质与白僵菌菌剂进行混合后,再进行短暂固态发酵,然后经干燥处理,以将白僵菌接种至富硒杏鲍菇菌渣基质中,得到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
将润湿剂、复合氨基酸粉和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按照(2~8):(2~8):(84~96)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和粉碎,得到所述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
其中,富硒杏鲍菇菌渣基质,是生产富硒杏鲍菇的培养基采摘富硒杏鲍菇后的废弃物菌渣,将富硒杏鲍菇菌渣包装袋取开后倒出,去除废塑料袋等残留物后获得;具体的,生产富硒杏鲍菇的培养基包括以下按照质量分数计的组分:杂木屑20%~25%,玉米芯35%~40%,豆秆粉13%~18%,麸皮15%~20%,玉米粉5%~7%,碳酸钙0.5%~1%,硒矿粉0.3%~0.7%。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白僵菌菌剂的白僵菌含孢量40~60亿/g,其接种量为4%~6%。具体的,白僵菌菌剂可以为市售的球孢白僵菌高孢粉或者球孢白僵菌营养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褚丽丽,未经褚丽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05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