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点支式透光幕墙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0571.2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3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升华;张宏伟;罗兰;曾荣;王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嘉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F24F7/003;F24F7/007;F24F8/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点支式 透光 幕墙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点支式透光幕墙,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的背面与第二侧边的正面靠中间均开设有一个连接槽,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之间靠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侧边的正面与第二侧边的背面分别安装有一个长形分隔条,所述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之间靠一侧安装有内侧玻璃,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的一侧靠底端均开设有四组换气孔,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的底面安装有气力泵,所述内侧玻璃的一侧靠中间安装有吸力杆,所述吸力杆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板;本发明具备较好的装饰外立面的效果,方便对玻璃进行安装与固定,能够实现室内外空气更换,同时能够对空气进行净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点支式透光幕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点支式透光幕墙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点支式透光幕墙由支承结构、驳接组件、装饰面玻璃组成,按外立面装饰效果分为平头点支式玻璃幕墙和凸头点支式玻璃幕墙,按支承结构分为玻璃肋点支式玻璃幕墙,钢结构点支式玻璃幕墙,钢拉杆点支式玻璃幕墙和钢拉索点支式玻璃幕墙。
现有的点支式透光幕墙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点支式透光幕墙在使用时,不具备空气交换的功能,不能够对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现有的点支式透光幕墙在使用时,对玻璃的固定不够稳定,同时不方便对玻璃进行固定;现有的点支式透光幕墙在使用时,不具备对空气过滤的能力,容易使得大量的灰尘进入室内,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支式透光幕墙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点支式透光幕墙在使用时,不具备空气交换的功能,不能够对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现有的点支式透光幕墙在使用时,对玻璃的固定不够稳定,同时不方便对玻璃进行固定;现有的点支式透光幕墙在使用时,不具备对空气过滤的能力,容易使得大量的灰尘进入室内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点支式透光幕墙,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的背面与第二侧边的正面靠中间均开设有一个连接槽,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之间靠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侧边的正面与第二侧边的背面分别安装有一个长形分隔条,所述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之间靠一侧安装有内侧玻璃,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的一侧靠底端均开设有四组换气孔,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的底面安装有气力泵,所述内侧玻璃的一侧靠中间安装有吸力杆,所述吸力杆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板;
所述第一侧边的正面与第二侧边的背面靠两侧均开设有一个坐落槽,所述长形分隔条的正面两侧靠顶端与底端均开设有一个侧移槽,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的内部均开设有一个换气槽,所述换气槽的顶端安装有过滤网,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另一侧安装有外侧玻璃,所述内侧玻璃与外侧玻璃的一侧靠顶端与底端均安装有一个侧移块,所述内侧玻璃的另一侧靠顶端与底端均安装有一个第一卡板,所述外侧玻璃的另一侧靠顶端与底端均安装有一个第二卡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分别通过螺钉与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吸力杆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板与内侧玻璃呈倾斜角度设置,吸力杆与内侧玻璃呈吸力可拆卸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侧移块与内侧玻璃的侧面呈垂直设置,侧移块与内侧玻璃固定连接,内侧玻璃通过侧移块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呈可拆卸设置,侧移块位于侧移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通过螺钉连接,内侧玻璃与外侧玻璃分别通过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卡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橡胶垫与固定框的外周呈平行设置,橡胶垫与固定框固定连接,网芯与固定框固定连接,过滤网与换气槽呈可移动设置。
一种点支式透光幕墙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的具体使用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嘉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嘉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05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