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雨污水一体化治理绿色排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1864.2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3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叶伟武;仝武刚;巨拓山;王宋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伟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兴知捷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38 | 代理人: | 董建军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污水 一体化 治理 绿色 排水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雨污水一体化治理绿色排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串联在一起的若干污水泵站,污水泵站分布在城市的各个污水集中排放处,最后一个污水泵站连接污水处理厂,每个污水泵站的出水端均连接一个KtLM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厂和所有KtLM污水处理装置的出水均排入河道或者进行中水回用,KtLM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砂池、KtIC生化池、KtCQ水体净化器和管式紫外消毒器,KtIC生化池上连接有第一曝气风机房,KtCQ水体净化器上连接有第一污泥脱水机房和第一加药间。本发明可以减轻每一道污水泵站提升的污水管网压力以及最终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压力,满足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污水处理及排放需求,保护河道水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雨污水一体化治理绿色排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处理厂通常建造在城市角落或者偏远郊外,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都是各个地方的雨污水汇流到最近的集中排放处,然后通过污水泵站提升到下一道污水泵站与下一个雨污水集中排放处的雨污水汇流,通过该污水泵站提升到下一道污水泵站,依此类推,最后提升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入河道中或者进行中水回用,该种城市排放系统,在初期城市规模较小,雨污水集中排放处少时,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勉强可以接受;但是当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雨污水集中排放处越来越多,污水管网只能不断扩容,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压力越来越大,有些污水泵站溢流的雨污水甚至直接排入河道中,大大影响河道水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在各个污水泵站的出水口连接一个KtLM污水处理装置,使得每一道污水泵站均可以分摊一部分污水到KtLM污水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减轻每一道污水泵站提升的污水管网压力以及最终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压力,满足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污水处理及排放需求,保护河道水质的城市雨污水一体化治理绿色排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城市雨污水一体化治理绿色排水系统,包括串联在一起的若干污水泵站,所述污水泵站分布在城市的各个污水集中排放处,最后一个污水泵站连接污水处理厂,每个污水泵站的出水端均连接一个KtLM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厂和所有KtLM污水处理装置的出水均排入河道或者进行中水回用,所述KtLM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沉砂池、KtIC生化池、KtCQ水体净化器和管式紫外消毒器,所述KtIC生化池上连接有第一曝气风机房,所述KtCQ水体净化器上连接有第一污泥脱水机房和第一加药间。
本发明在各个污水泵站的出水口连接一个KtLM污水处理装置,使得每一道污水泵站均可以分摊一部分雨污水到KtLM污水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减轻每一道污水泵站提升的污水管网压力以及最终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压力,满足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污水处理及排放需求,保护河道水质。
优选地,所述污水泵站包括泵站外壳、设置在泵站外壳上的泵站进水口和泵站出水口以及设置在泵站外壳内的若干污水提升泵,所述污水提升泵位于泵站出水口侧。
该种结构使得污水泵站的污水提升稳定可靠。
优选地,所述泵站进水口处设有进水闸门,所述泵站外壳的内部中间设有粗格栅,泵站外壳的顶部设有吊装支架,所述吊装支架的位置与污水提升泵的位置相对应。
该种结构确保污水泵站可以对污水进行初步过滤,去掉污水中较大的杂质,方便其后续的污水提升;同时方便污水泵站的起吊和安装。
优选地,所述沉砂池、KtIC生化池、KtCQ水体净化器和管式紫外消毒器之间通过第一污水管连接,所述KtIC生化池和第一曝气风机房之间通过第一曝气管连接,所述KtCQ水体净化器和第一污泥脱水机房之间通过第一污泥管连接,所述第一加药间和KtCQ水体净化器之间通过第一加药管连接。
该种结构确保KtLM污水处理装置中各个部件的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伟武,未经叶伟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18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