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历史通话状态的智能外呼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2001.7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4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苏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百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22 | 分类号: | H04M3/22;H04M3/4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70 | 代理人: | 易朝晖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历史 通话 状态 智能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1.一种基于历史通话状态的智能外呼方法,应用于向待外呼号码发起呼叫之前,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待外呼号码的历史外呼信息,其中,所述历史外呼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待外呼号码最近被呼叫时的第一通话状态以及第一状态周期,所述第一状态周期为当前时间距离所述待外呼号码最近被呼叫时的时长;
基于所述第一通话状态以及所述第一状态周期,判断是否向所述待外呼号码发起呼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历史通话状态的智能外呼方法,其特征是,基于所述第一通话状态以及所述第一状态周期,判断是否向所述待外呼号码发起呼叫包括:
步骤S201,判断所述第一通话状态是否为预设的无法接通状态,如果是,执行步骤S202,如果否,执行步骤S203,其中,所述无法接通状态包括空号、停机、关机以及不在服务区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S202,判断所述第一状态周期是否超过预设的时长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S204,如果否,执行步骤S203;
步骤S203,向所述待外呼号码发起呼叫;
步骤S204,停止向所述待外呼号码发起呼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历史通话状态的智能外呼方法,其特征是,向所述待外呼号码发起呼叫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的时长阈值范围内所述待外呼号码的所有历史外呼信息;获取所有历史外呼信息中的每个外呼通话的通话状态和状态周期,其中,所述状态周期为每个外呼通话距离下一个外呼通话的时间周期;基于每个外呼通话的通话状态和状态周期,判断是否向所述待外呼号码发起呼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历史通话状态的智能外呼方法,其特征是,基于每个外呼通话的通话状态和状态周期,判断是否向所述待外呼号码发起呼叫包括:判断所有外呼通话中的无法接通状态是否超过接通状态,如果是,停止向所述待外呼号码发起呼叫;如果否,判断所有外呼通话中无法接通状态的外呼通话的状态周期总和是否超过接通状态的外呼通话的状态周期总和,如果是,停止向所述待外呼号码发起呼叫。
5.一种基于历史通话状态的智能外呼装置,应用于向待外呼号码发起呼叫之前,其特征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外呼号码的历史外呼信息,其中,所述历史外呼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待外呼号码最近被呼叫时的第一通话状态以及第一状态周期,所述第一状态周期为当前时间距离所述待外呼号码最近被呼叫时的时长;第一执行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通话状态以及所述第一状态周期,判断是否向所述待外呼号码发起呼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历史通话状态的智能外呼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通话状态是否为预设的无法接通状态,其中,所述无法接通状态包括空号、停机、关机以及不在服务区中的任意一种;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状态周期是否超过预设的时长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历史通话状态的智能外呼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预设的时长阈值范围内所述待外呼号码的所有历史外呼信息;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有历史外呼信息中的每个外呼通话的通话状态和状态周期,其中,所述状态周期为每个外呼通话距离下一个外呼通话的时间周期;
第二执行单元,用于基于每个外呼通话的通话状态和状态周期,判断是否向所述待外呼号码发起呼叫。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待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待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历史通话状态的智能外呼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是,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待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待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历史通话状态的智能外呼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百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百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20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