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兔A型、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三联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385712.X 申请日: 2021-04-10
公开(公告)号: CN113069539B 公开(公告)日: 2022-07-08
发明(设计)人: 王锦祥;谢喜平;孙世坤;陈岩锋;陈冬金;桑雷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9/116 分类号: A61K39/116;A61K39/085;A61K39/102;A61K39/39;A61P31/04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地址: 350013 福建省福州市***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型多杀性巴氏 杆菌 金黄色 葡萄球菌 三联 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三联灭活疫苗,该灭活疫苗含有灭活的兔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兔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兔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述的兔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PmA04,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202;所述的兔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PmD01,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1201;所述的兔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A472,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1200。本发明的三联灭活疫苗安全性好,疫苗单剂量和超剂量接种试验动物后试验动物健康活泼,无任何局部和全身的不良反应。本发明的三联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性良好,免疫保护期长,能有效地预防兔巴氏杆菌病和兔葡萄球菌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疫苗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兔A型、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三联灭活疫苗。

背景技术

兔巴氏杆菌病和兔葡萄球菌病是兔的常发病和多发病。兔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能危害所有品种和所有日龄的兔,临床上发病兔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有些养兔场该病的发病率甚至高达70%以上。近年来的研究调查发现,我国兔群中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流行情况日趋复杂,由原来的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为主要流行菌株变为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和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为主要流行菌株。兔葡萄球菌病的病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该病也常年发生,尤其是高温高湿的季节多发,该病对成年公兔和成年母兔的危害尤为严重,临床上发病兔主要表现为脚皮炎、乳房炎和呼吸道症状,严重地影响着养兔场的正常生产。

临床上常见多杀性巴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兔的混合感染,给养兔场的疫病防控带来巨大的挑战。目前,我国市售的兔巴氏杆菌病疫苗仅针对兔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可见现有的兔巴氏杆菌病疫苗不能同时有效地预防我国兔群中流行的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和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此外,目前我国还没有市售的商品化兔葡萄球菌病疫苗用于预防兔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一种兔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兔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兔金黄色葡萄球菌三联灭活疫苗的研制用于预防和控制多杀性巴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兔的感染对保障我国兔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兔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兔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兔金黄色葡萄球菌三联灭活疫苗,所述疫苗含有灭活的兔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抗原、灭活的兔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抗原和灭活的兔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原以及佐剂;该三联灭活疫苗对兔群中优势流行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控制效果。

所述的兔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A04,该菌是从多例呼吸道病死兔肺脏样品中分离鉴定和筛选出的对兔具有强致病性的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将多杀性巴氏杆菌PmA04以1.0×106 CFU活菌数经鼻腔接种12只35日龄健康兔,观察30天,该菌引起的试验兔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00%(12/12)和41.67%(5/12)。该菌已于2021年3月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202,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所述的兔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D01,该菌是从多例呼吸道病死兔肺脏样品中分离鉴定和筛选出的对兔具有强致病性的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将多杀性巴氏杆菌PmD01以1.0×106 CFU活菌数经鼻腔接种12只35日龄健康兔,观察30天,该菌引起的试验兔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00%(12/12)和33.33%(4/12)。该菌已于2021年3月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201,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57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