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诊断脑白质病变的生物标志物F7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5946.4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8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显扬;宋王婷;张珂;薛腾;韩佳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枫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为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8 | 代理人: | 王加岭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临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诊断 白质 病变 生物 标志 f7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诊断脑白质病变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该生物标志物为神经酰胺(d18:0/24:1(15Z))(Cer(d18:0/24:1(15Z)))。该生物标志物神经酰胺(d18:0/24:1(15Z))与胆固醇‑α‑D‑葡萄糖苷(Cholesteryl‑alpha‑D‑glucoside)组合,并结合6Z,9Z,20‑二十碳三烯酸(6Z,9Z,20‑Heneicosatriene)、大麻黄素A(Cannflavin A)、葫芦素E(Cucurbitacin E)或胆固醇酯22:6(22:6 Cholesterol ester)来判断是否存在脑白质病变。一种用于诊断脑白质病变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制备诊断脑白质病变的检测试剂,有助于诊断是否存在脑白质病变的倾向,提前预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诊断认脑白质病变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 WML)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最典型的病理表现为脑白质完整性破坏或脱髓鞘变化,该病常见于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疾病中。脑白质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神经纤维聚集的地方,脑白质中的中枢神经细胞的髓鞘损害,则会引起脑白质病变。而脑白质对各种有害刺激的典型反应是脱髓鞘变化,它可以是神经系统疾病如感染、中毒、退行性变、外伤后、梗塞缺乏等的继发表现。脑白质病变主要引起患者脑白质病变、言语障碍、精神行为异常、步态障碍、排尿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它与中风和痴呆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展,脑白质病变的检出率越来越高。目前已公认,年龄为脑白质病变的明确危险因素。有研究发现,在60~70岁的人群中,脑白质病变检出率达87%;80~90岁人群中脑白质病变的检出率高达95%~100%,而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代谢紊乱等因素也与脑白质病变的发病和进展密切相关,而这些代谢性疾病也主要发生在在高龄人群中。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白质病变的危害逐渐引起医学界重视。一般情况下,多数脑白质病变患者的病情是可逆的,所以对于脑白质病变患者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其症状可明显改善,其中早期筛查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脑白质病变的诊断包括精神状态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目前常用的颅脑检查手段包括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其中初步精神状态检查包括评价注意力不集中的试验、鉴定记忆力障碍的三词延迟回忆试验、评价视觉功能障碍的时钟绘画和评价脑功能的交替运动序列等操作。而脑白质病变在早期临床上可无症状。并且测试过程涉及到需要提问和回答,消耗非常大的医学资源,耗时耗力。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脑白质病变的检出率逐渐增加。但检测需用到的设备昂贵,且花费较大。目前尚无准确性高,特异性强的脑白质病变外周血生物标志物。脑白质病变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缺乏明确有效的治疗靶点,不利于脑白质病变患者的治疗和恢复。
代谢组学是一门新兴的组学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它能够揭示机体细胞代谢的独特化学指纹特征。代谢组学作为一种无偏的小分子代谢物研究方法,为发现更多的脑白质病变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希望。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系统疾病,伴随着胆汁酸,脂肪酸和氨基酸的紊乱。并且这些结果证明代谢紊乱可能预示着脑白质病变的发生。但具体哪种物质能明确检出作为预测和诊断脑白质病变的发生还不清楚。
发明内容
为了能有效预测和和诊断脑白质病变,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诊断脑白质病变的生物标志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为:
用于诊断脑白质病变的生物标志物,其特征在于,该生物标志物为经酰胺(d18:0/24:1(15Z))(Cer(d18:0/24:1(15Z)))。
如上所述的诊断脑白质病变的生物标志物在制备检测试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枫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宝枫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59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