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网联络点类型识别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6116.3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3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汤志锐;邝梓佳;唐鹤;邱桂华;吴海江;邓昆英;宋永禄;吴树鸿;李响;谭振鹏;霍楚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杨小红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络点 类型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网联络点类型识别方法和系统,从配电GIS中获取配网联络信息,并从营销系统中获取配电变压器所接用户的用户信息,根据配网联络信息,基于联络点位置判断联络点是环网点还是双电源,其中,若联络点的位置为柱上开关类型或公用电房,则定义联络点为环网点并输出联络点识别类型结果,若联络点位置为专用电房,分析联络点所属电房是否含有配变且根据配变GISID匹配营销系统用户的高可靠供电用户信息,若是,则定义联络点为双电源并输出联络点识别类型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区分是用于线路转供电的环网点还是用于单个用户的双电源点,给调度运行管理带来困难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联络点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网联络点类型识别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网作为整个供电网络的最末端,直接负责为用户的供电。为了加强用户的可靠供电,一般通过环网点实现线路间的联络,当线路前端发生故障时,用户后端非故障区域在隔离故障点后可以通过作为联络的环网点进行转供电,实现非故障区域用户的快速复电。同时,对于可靠供电用户如重要用户,一般在配电网电房中通过设置双电源点来实现多回线路的供电,在主供线路发生失压后,通过备自投装置实现备供线路的自动接入,实现用户的高可靠供电。
对于配电网线路间的联络(包含环网点和双电源),在配电GIS中统一设置为联络点,很难区分是用于线路转供电的环网点还是用于单个用户的双电源点,配网调度员在给线路转移负荷或者供电能力分析时需要通过基层班组人员核实才能分清楚是环网点还是双电源,给调度运行管理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网联络点类型识别方法和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很难区分是用于线路转供电的环网点还是用于单个用户的双电源点,配网调度员在给线路转移负荷或者供电能力分析时需要通过基层班组人员核实才能分清楚是环网点还是双电源,给调度运行管理带来困难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网联络点类型识别方法,包括:
S1、从配电GIS中获取配网联络信息,并从营销系统中获取配电变压器所接用户的用户信息,所述配网联络信息包括配网联络点信息和配网联络点两侧线路信息;
S2、根据所述配网联络信息,基于联络点位置判断所述联络点是环网点还是双电源,其中,若所述联络点的位置为柱上开关类型或公用电房,则定义所述联络点为环网点并输出联络点识别类型结果,若所述联络点位置为专用电房,执行S3;
S3、分析所述联络点所属电房是否含有配变且根据配变GISID匹配营销系统用户的高可靠供电用户信息,若是,则定义所述联络点为双电源并输出联络点识别类型结果。
可选地,步骤S3中,若所述联络点所属电房不满足含有配变且根据配变GISID匹配营销系统用户的高可靠供电用户信息条件,则执行S4;
S4、判断所述联络点所属电房是否含有配变且配变类型含有专用配变,若是,则定义所述联络点为双电源并输出联络点识别类型结果。
可选地,若所述联络点所属电房不满足含有配变且配变类型含有专用配变的条件,则执行S5;
S5、分析所述联络点所属电房中是否含有“公用”两个关键字,若是,则定义所述联络点为环网点并输出联络点识别类型结果。
可选地,若所述联络点所属电房中不含有“公用”两个关键字,则执行S6;
S6、分析所述联络点是否含有配变且所有配变类型均为公用配变,若是,则定义所述联络点为环网点并输出联络点识别类型结果。
可选地,若所述联络点不满足含有配变且所有配变类型均为公用配变的条件,则执行S7;
S7、分析所述联络点所属电房是否含有自动化开关,若是,则定义所述联络点为环网点并输出联络点识别类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61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