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液体压力将重力转换成动能系统及转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6220.2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3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鞠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远泉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G3/00 | 分类号: | F03G3/0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吕静 |
地址: | 265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液体 压力 重力 转换 动能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液体压力将重力转换成动能系统及转换方法,特征在于包括架体、固定轴以及重力转动体;重力转动体是由一组以给定间距配置于固定轴上的若干个重力转换装置构成;重力转换装置包括活塞连接杆、分别配置于活塞连接杆两端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两活塞内部为中空结构,活塞两端各有一个活塞杆,其中一个活塞杆是实心的,另外一个活塞杆是空心的,两活塞的实心活塞杆由活塞连接杆固连,空心活塞杆将活塞内部与气缸外部连通;配置于活塞连接杆两侧、分别与两活塞相配合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被两个活塞分成两个气室,两气室的空气通过气缸两端的通气管连通。本发明通过将重力转换为动能输出,提供了一种新的能源供应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液体压力将重力转换成动能系统及转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日益匮乏,能源供应日趋紧张。为了缓解这种情况,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新的能量来源以代替不可再生能源。现有的新能源种类繁多,例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这些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但是这些能源都有局限性,不能一直不停的产生能量。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水的压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水的压力没有局限性一直存在,可以日以继夜不停的产生能量,目前还没有利用液体压力将重力转换动能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利用液体压力将重力转换成动能系统,此外,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一种利用液体压力将重力转换成动能系统的转换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液体压力将重力转换成动能系统,特征在于包括架体、安装于架体上的固定轴以及转动配合于所述固定轴上的重力转动体;
根据重力转动体的不同配置结构,实现两种不同形式的重力转换动能系统,一种是持续旋转的重力转换动能系统,一种是往复旋转的重力转换动能系统;
所述持续旋转的重力转换动能系统,其重力转动体是由一组以给定间距配置于固定轴上、相互之间固连且具有给定角度差的若干个重力转换装置构成;当重力转动体整体转动时,所述多个能量转换装置以固定轴为中心持续旋转;
所述往复旋转的重力转换动能系统,其重力转动体是由至少一个设置于固定轴上的重力转换装置,或者多个沿固定轴同一角度平行安装的重力转换装置构成,且架体的底部中间配套设置有对重力转换装置起到限位阻挡作用的阻挡板;当重力转动体整体转动时,所述多个能量转换装置以固定轴为中心往复旋转;
所述重力转换装置包括活塞连接杆、等距固连于活塞连接杆两端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内部为中空的结构,活塞两端各有一个活塞杆,其中一个活塞杆是实心的,另外一个活塞杆是空心的,所述空心活塞杆将活塞内部与气缸外部连通;配置于活塞连接杆两侧、分别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相配合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被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分成两个气室,两个气室的空气通过气缸两端的通气管连通,所述活塞与气缸之间的配合有一定的间隙,空气也可以通过活塞与气缸的间隙上下串通;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体积重量相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体积重量相等;
所述活塞连接杆的中部开设滑槽,所述滑槽具有特定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以实现活塞连接杆与固定轴之间存在相对转动和相对滑动两种配合状态;
所述活塞连接杆两端与活塞连接位置的材料比重大于活塞连接杆中间部分材料的比重,所述活塞连接杆中间的材料比重等于其所处液体的比重,可以在液体中悬浮无法产生重力;所述活塞连接杆两端的材料比重大于其所处液体的比重,可以在液体中产生重力。
所述第一活塞的行程=第二活塞的行程=两个转轴通孔圆心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远泉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招远泉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62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