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洞试验的尾撑装置支杆与杆式天平联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6483.3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8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钧;陈陆军;金华;兰宇;杨洪森;张林;梁勇;傅澔;朱本华;孙福振;杨鹏飞;邵率;吉登;廖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6 | 分类号: | G01M9/06;G01M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王鸿 |
地址: | 621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洞试验 装置 支杆 天平 联结 结构 | ||
1.一种风洞试验的尾撑装置支杆与杆式天平联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天平联结端(1)、支杆联结端(3)、锁紧环(5)以及锁紧螺母(2);
所述锁紧环(5)包括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2);所述第一连接部(51)上设置第一外螺纹(59);所述第二连接部(52)包含内圆柱面(53)和外圆锥面(54),并且在所述第二连接部(52)轴向开设有开缝(55);所述内圆柱面(53)与所述天平联结端(1)圆柱面配合;
所述支杆联结端(3)具有内圆锥面(31),所述内圆锥面(31)与所述锁紧环(5)的外圆锥面(54)锥面配合;所述支杆联结端(3)的端部设置第二外螺纹(32);
所述锁紧螺母(2)上设置第一内螺纹部(21)和第二内螺纹部(22),所述第一内螺纹部(21)与所述锁紧环(5)的第一连接部(5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内螺纹部(22)与所述支杆联结端(3)螺纹连接;
所述天平联结端(1)包括第一圆柱段(11)和第二圆柱段(12),所述第一圆柱段(1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柱段(12)的直径;第一圆柱段(11)与第二圆柱段(12)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13);锁紧环(5)的第一连接部(51)抵接在天平联结端(1)的第一台阶面(13)上,天平联结端(1)的第二圆柱段(12)直径和锁紧环(5)的内圆柱面(53)直径的名义尺寸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洞试验的尾撑装置支杆与杆式天平联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缝(55)的末端周向开设有外表面环槽(57)和/或内表面环槽(5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洞试验的尾撑装置支杆与杆式天平联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2)的第一内螺纹部(21)和第二内螺纹部(22)之间开设退刀槽(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洞试验的尾撑装置支杆与杆式天平联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2)的外表面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旋转操作槽(24)。
5.根据权利要求1、3-4任一所述的一种风洞试验的尾撑装置支杆与杆式天平联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螺纹部(21)上螺纹的螺距大于第二内螺纹部(22)上螺纹的螺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洞试验的尾撑装置支杆与杆式天平联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联结端(3)上设置有螺纹孔(34),所述锁紧环(5)上设置有导向槽(56);
还包括导向杆(4),所述导向杆(4)包括固定连接部(41)和导向部(42),所述固定连接部(41)与所述螺纹孔(34)螺纹连接,所述导向部(42)置于所述导向槽(56)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风洞试验的尾撑装置支杆与杆式天平联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56)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锁紧环(5)能在轴向上移动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洞试验的尾撑装置支杆与杆式天平联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联结端(3)的端部设置台阶部(33),所述台阶部(33)上设置第二外螺纹(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64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