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块提拉固定装置及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6774.2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9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宋鹏;宋奎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鹏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块提拉 固定 装置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骨块提拉固定装置及安装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现阶段螺钉把持力度不够,容易出现骨块不能移动或者不能良好加压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水平且轴线左右方向的空心管,空心管的左侧的外圆面上设有外螺纹,空心管上外螺纹的右侧设有限位盘,空心管内同轴这有一个可左右移动的光杆,光杆的左端部同轴固定有一个第一圆盘,第一圆盘外缘面上均布有多个铰接在第一圆盘上的第一连杆,第一圆盘的左侧间隔且同轴设有一个第二圆盘,第二圆盘外圆面上铰接有多个与第一连杆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对应的第二连杆的自由端相互铰接,第一圆盘与第二圆盘之间经拉簧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设备领域,特别是骨块提拉固定装置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有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以及合并糖尿病足坏疽或者远端肢体缺血性疾病或因外力导致骨折移位等疾病需要对骨折块进行稳定有效的内、外移动,旋转,实现局部复位和加压,形成稳定的固定方式,现阶段传统固定方式为医用钉固定,传统钉对于以上患者的骨骼把持力度不够,而出现骨块不能移动或者不能良好加压的不良后果,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骨块提拉固定装置及安装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现阶段螺钉把持力度不够,容易出现骨块不能移动或者不能良好加压的问题。
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骨块提拉固定装置,包括一个水平且轴线左右方向的空心管,空心管的左侧的外圆面上设有外螺纹,空心管上外螺纹的右侧设有限位盘,空心管的右端部的外圆面上设有六棱柱,空心管内同轴这有一个可左右移动的光杆,光杆的左端部同轴固定有一个第一圆盘,第一圆盘外缘面上均布有多个铰接在第一圆盘上的第一连杆,第一圆盘的左侧间隔且同轴设有一个第二圆盘,第二圆盘外圆面上铰接有多个与第一连杆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对应的第二连杆的自由端相互铰接,第一圆盘与第二圆盘之间经拉簧连接,空心管的右侧设有一个可旋装在空心管右端的盖体,光杆的右端部转动安装在盖体上,盖体旋装在空心管上时,第一圆盘从空心管左端伸出,并在拉簧收缩状态下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铰接端向外挤压,向右拉动光杆可使第一圆盘第二圆盘及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完全回缩至空心管内。
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上沿其轴线间隔均布有多个与其轴线垂直的挡片,挡片大小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回缩至空心管内时不发生相互干涉。
所述空心管内设有导向环,光杆从导线环中贯穿,并经导向环限位。
骨块提拉固定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2.0mm克氏针先将骨块预钻孔,通过这种相对较细的预钻孔,避免常规较粗的螺钉直接钻孔转入骨质,造成的螺钉周围骨质微小破碎,甚至因为骨质疏松而出现角度的骨质破碎,然后将本装置套入手持拧钉器,使六棱柱受力,从而转动本装置使空心管的外螺纹部穿透骨皮质,进入骨髓腔内部,限位盘则留在骨皮质之外,限制本装置继续深入骨髓腔内,从而保证本装置的结构空心管的外螺纹部分在骨皮质内侧,限位盘在骨皮质外侧;
步骤一,推动盖体,使得盖体驱动光杆将第一圆盘与第二圆盘及其上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从空心管的左端推出并进入髓腔内,在第一连杆完全脱离靠空心管的束缚后,在拉簧的作用下实现多个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相互靠近并如同雨伞一样,完成后通过盖体旋装在空心管上实现光杆的固定;
步骤三,上提拉本装置,外螺纹可在骨皮质内部对骨块有一定的结合力,当其把持力不足时,本装置中的多个第一连杆可以接触骨块皮支并顶紧,使本装置可以牢固的把持骨块,从而实现骨块的移动,两枚以上的本装置可以实现骨块的自由移动,当骨块需要沿空心管轴线方向运动时,下压本装置,外螺纹如果不能在骨皮质内部对骨块有一定的结合力,当其把持力不足时,限位盘压到骨块的骨质表面,避免本装置直接从骨块中穿过;
步骤四,当治疗效果满意后,需要取出本装置时,可以盖体从空心管右端旋出,向右拉动光杆,使得第一圆盘第二圆盘以及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收缩至空心管内,此时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非铰接端相互远离,第一圆盘与第二圆盘相互远离,拉簧被拉伸,并最终实现将伞状结构完全收缩至空心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鹏,未经宋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67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点合成技术进行立体校正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吸塑卡纸用水性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