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话时自动降噪的蓝牙耳机及其降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7346.1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6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江建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美恩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G10L21/0208;G10L21/02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李明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话 自动 蓝牙 耳机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话时自动降噪的蓝牙耳机及其降噪方法,涉及耳机降噪技术领域;包括语音采集模块、控制中心、工作状态检测模块、噪声处理模块、存储模块、噪声监测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报警模块以及显示模块;语音采集模块用于通过安装在蓝牙耳机听筒上的麦克风采集语音信号,作为噪声信号;当接收到噪声信号时,检测蓝牙耳机当前的工作状态;若蓝牙耳机当前处于通话状态;则噪声处理模块对噪声信号进行降噪处理;根据频率与强度区分出主要噪声源与次要噪声源,确定主要噪声源的当前噪声等级;进而确定对应的当前降噪增益值;噪声处理模块用于按照当前降噪增益值,对主要噪声源进行降噪处理;有助于提高通话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降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话时自动降噪的蓝牙耳机及其降噪方法。
背景技术
噪音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影响人们的思考,对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干扰。同时,噪音容易使人烦躁、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噪音的强度越大、频率越高、作用时间愈长,个人对噪音的承受力就越小,噪音对人的影响就越明显;
如今汽车电子蓬勃兴起,目前的语音通话免提技术是为了避免驾驶者在行驶中由于拨打或是接听手机电话而引起交通事故所提出的一种方便的无线连接技术。例如蓝牙车载免提系统具有自动语音识别功能,在不需要接触手机的情况下,通过语音指令控制手机来拨打或是接听电话。他可以通过车上的音响或是蓝牙无线耳机来进行语音传输。但是目前的蓝牙车载免提系统的消除噪音的能力很弱,通话时经常会有很大的噪音,影响通话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话时自动降噪的蓝牙耳机及其降噪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通话时自动降噪的蓝牙耳机,包括语音采集模块、控制中心、工作状态检测模块、噪声处理模块、数据库、存储模块、噪声监测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报警模块以及显示模块;
所述语音采集模块用于通过安装在蓝牙耳机听筒上的麦克风采集语音信号,作为噪声信号;并将噪声信号传输至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噪声信号后生成状态检测指令并将状态检测指令传输至工作状态检测模块;所述工作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接收到状态检测指令后检测蓝牙耳机当前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通话状态和非通话状态;
所述工作状态检测模块用于将检测到的蓝牙耳机当前的工作状态反馈至控制中心;在控制中心在接收到噪声信号时,若蓝牙耳机当前处于通话状态,则控制中心生成降噪指令并将降噪指令传输至噪声处理模块;
所述噪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降噪指令后对噪声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具体处理步骤为:
步骤一:获取噪声信号,将噪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对转换的电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通过数字滤波得到电信号的频谱分布,通过数值的大小分析得到电信号的强度分布;进而根据频率与强度区分出主要噪声源与次要噪声源;
步骤二:噪声处理模块对主要噪声源进行降噪处理;
步骤三:继续关注主要噪声源的降噪系数ZP,当降噪系数ZP≤降噪系数阈值且降噪系数ZP≤降噪系数阈值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阈值,则噪声处理模块结束运行;将降噪处理结束时刻与降噪处理开始时刻进行时间差计算得到降噪处理时长;
所述噪声处理模块用于将当前噪声等级和降噪处理时长融合形成降噪处理记录并将降噪处理记录传输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用于将降噪处理记录打上时间戳并传输至存储模块进行实时存储。
进一步地,根据频率与强度区分出主要噪声源与次要噪声源,具体包括:
S11:噪声处理模块按照预设的采集间隔时长采集噪声信号的频率和强度;将噪声信号的频率标记为P1,将噪声信号的强度标记为P2;其中P1与P2一一对应;
S12:利用公式ZP=P1×a1+P2×a2计算得到噪声信号的降噪系数ZP,其中a1、a2为系数因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美恩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美恩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73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