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居型高层住宅楼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7906.3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3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范跃虹;赖奕堆;许卓安;区慧美;杨涵;易照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H1/04 | 分类号: | E04H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居 高层 住宅楼 | ||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安居型高层住宅楼,其包括从北向南依次设置的交通核心、走廊和居住单元,走廊呈V字形设置且走廊的两条道路相互垂直,交通核心设于走廊的两条道路的交界处,居住单元包括与走廊侧边相连接的第一单元、和第四单元以及与走廊尽头相连接的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安居型高层住宅楼户型模块化、标准化,房间采光通风效果好,公共空间南北通透,居住舒适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居型高层住宅楼。
背景技术
为适应岭南地区常年潮湿、闷热的气候条件,通风、隔热、遮阳一直以来都是岭南地区建筑的主题。在居住建筑领域中,能否实现南向采光、南北通透是衡量套型设计的重要标准。安居型高层住宅系面向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住宅的设计要求而产生的住宅类型。与常见高层商品房住宅不同,受相关国家与地方法规的限定,安居型住宅呈单层户数多、单元面积小的特点。
现有的主流的安居型住宅可分为板式、塔式两种形式,板式安居型住宅结构为中间内廊、两边居住单元并列的结构,这样的结构规整实用,能实现50%居住单元的南向采光,居住品质较高。但在居住用地中,板式高层建筑间需要的南北退距极大,无法满足高密度、高容积率、集约化建设的要求。而塔式则是安居型住宅布局的主流形式,其具有东西面宽小、建筑退距小、高度集约的优点。但是这类安居型住宅多由90-120㎡面积段的塔式商品房住宅扩大、切割、改进形成,在原有一梯6-8户的商品房住宅平面中,分解出一梯12-16户的安居型住宅平面。这种改良的设计容易导致大部分安居型住宅采光、通风条件差,居住品质不佳。
因此,常见的塔式、板式安居型住宅都不能同时满足高密集约、经济均好、适应地域气候的要求,需要设计一种新型安居型高层住宅楼以实现高品质的一梯多户小单元布局。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居型高层住宅楼,其结合塔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的设计优点,具有建筑之间的间距小、面宽小、退距小、空间集约高、可设计为一梯多户、各户的采光通风效果好等优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居型高层住宅楼,其包括交通核心、走廊和居住单元,所述交通核心包括剪刀梯楼梯间、客运电梯A、客运电梯B、客运电梯C和合用前室,所述走廊呈V字形设置,所述居住单元沿所述走廊布置,所述居住单元包括第一单元,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走廊的侧边相连接,所述第二单元和所述第三单元与所述走廊的尽头相连接,所述第一单元包括客厅A、餐厅A、厨房A、阳台A、第一卧室A、第二卧室A、卫生间A、飘窗A和入户门A,所述入户门A与所述走廊相连通,所述客厅A和所述餐厅A相连通,所述客厅A的南侧为所述阳台A,所述客厅A的西侧从北向南依次为所述第一卧室A、所述卫生间A和所述第二卧室A,所述第二卧室的边缘设有所述飘窗A,所述客厅A的北侧为所述餐厅A,所述餐厅A的北侧为所述厨房A。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居住单元包括第二单元,所述第二单元与所述走廊的尽头相连接,所述第二单元包括客厅B、餐厅B、厨房B、阳台B、第一卧室B、第二卧室B、卫生间B、飘窗B和入户门B,所述入户门B与所述走廊相连通,所述客厅B设于入户门B的南侧,所述客厅B的南侧为所述阳台B,所述客厅B的西侧从北向南依次为所述第一卧室B、所述卫生间B和所述第二卧室B,所述第一卧室B、所述卫生间B和所述第二卧室B的边缘均设有所述飘窗B,所述入户门B的北侧为餐厅B,所述餐厅B的北侧为所述厨房B。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居住单元包括第三单元,所述第三单元与所述走廊的尽头相连接,所述第三单元包括客厅C、餐厅C、厨房C、阳台C、第一卧室C、第二卧室C、第三卧室C、卫生间C、飘窗C和入户门C,所述入户门C与所述走廊相连通,所述入户门C的南侧为所述客厅C,所述客厅C的南侧为所述阳台C,所述客厅C的西侧为所述第一卧室C、所述第二卧室C、所述第三卧室C和所述卫生间C,所述第三卧室C的边缘设有所述飘窗C,所述客厅的北侧为所述餐厅C,所述餐厅C的东侧为所述厨房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79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阻隔塑料瓶盖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炫目功能的COB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