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七叶内酯衍生物在制备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8385.3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0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梁成钦;周先丽;叶蓁;李善斌;闫梦麒;罗琴;苏何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366 | 分类号: | A61K31/366;A61K31/5377;A61K31/4178;A61P31/20;A61P1/16;C07D311/16;C07D405/12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辉 |
地址: | 5411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酯 衍生物 制备 乙型肝炎 病毒 药物 中的 应用 | ||
1.七叶内酯衍生物在制备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七叶内酯衍生物是指七叶内酯的C-7位取代醚化衍生物;所述七叶内酯衍生物的结构式为:
2.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七叶内酯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七叶内酯溶于乙腈,加入三乙胺,并搅拌反应,得到反应溶液;
(2)向反应溶液中加入溴乙烷或溴丙烷,搅拌反应,经TLC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
(3)将粗产物通过硅胶层析柱分离,得到化合物a1或化合物a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向反应溶液中加入溴乙烷或溴丙烷,在63~67℃下搅拌反应5.5~6.5h,经TLC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
4.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七叶内酯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间产物b1、b2、b4溶于乙腈,加入三乙胺、吗啉,并搅拌反应,经TLC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成后,得到反应液;其中,中间产物b1的结构式为:b2的结构式为:
b4的结构式为:
(2)将反应液水洗,并加入二氯甲烷萃取,将二氯甲烷层减压浓缩后得到粗产物;
(3)将粗产物通过硅胶层析柱分离,得到化合物c1、c2、c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中间产物b1、b2、b4溶于乙腈,加入三乙胺、吗啉,并搅拌反应7.5~8.5h,经TLC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成后,得到反应液。
6.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七叶内酯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间产物b1、b2、b3或b4溶于乙腈,加入无水碳酸钾、碘化钾,再加入咪唑或2-甲基咪唑,并搅拌反应,经TLC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成后,得到反应液;其中中间产物b1的结构式为:b2的结构式为:b3的结构式为:b4的结构式为:
(2)将反应液水洗,并加入二氯甲烷萃取,将二氯甲烷层减压浓缩后得到粗产物;
(3)将粗产物通过硅胶层析柱分离,得到化合物c4、c5、c6或c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中间产物b1、b2、b3或b4溶于乙腈,加入无水碳酸钾、碘化钾,再加入咪唑或2-甲基咪唑,并在62~68℃的条件下搅拌反应7.5~8.5h,经TLC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成后,得到反应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七叶内酯衍生物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复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七叶内酯衍生物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sAg和HBeAg的分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七叶内酯衍生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医学院,未经桂林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83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