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WM模型预测的直流微网群功率优化策略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8449.X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3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张伟亮;支娜;曾成;王韩伟;杜明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冀东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00 | 分类号: | H02J1/00;H02J1/10;H02M3/155;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马冠群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wm 模型 预测 直流 微网群 功率 优化 策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WM模型预测的直流微网群功率优化策略,为降低功率损耗,平衡因子网功率突变或母线故障引起的群级功率失衡,提出一种以最小损耗为目标,具有自适应分配系数的优化策略,通过对各子网预测功率的修正,实现直流微网群功率的协调与优化,为预测各子网功率变化情况,提出基于PWM模型预测,减少了遍历所有母联变换器状态过程,从而降低了在线运算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流微网群能量协调与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WM模型预测的直流微网群功率优化策略。
背景技术
直流微电网契合智能电网的发展需求,是未来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分布式电源固有的波动性和随机性等特点,无法完全实现与交流电网的友好并接。为改善直流微电网与交流配电网的友好对接,将地理位置归属一致的直流微电网互联,辅以储能形成直流微电网群,实现多个直流微电网的互联与能量互济,提高了单一直流微电网供电效率和可靠性,但多个直流子网的接入增加了微网群的功率协调控制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能量损耗。为降低能量损耗,直流微网群能量的协调与优化通常转化为单目标、多约束或者多目标、多约束的优化问题,通过构建目标函数实现对能量优化的目的。
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和鲁棒性,但需要遍历变换器的所有工作状态,根据寻优约束寻找最优控制矢量,因此传统模型预测在线计算量大,同时开关频率亦不固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PWM模型预测的直流微网群功率优化策略,解决了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在线计算量大、频率不固定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PWM模型预测的直流微网群功率优化策略,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根据母联变换器的等值电路的工作状态,划分子网的运行模式,建立母联变换器电感电流增量与电感电流、参考值及其二次修正量的等价关系;
步骤2、计算下一时刻开关管的导通时间增量,推导出下一时刻开关管导通时,电压模型和电流模型对应的开关管导通占空比,列出同一预测模型下开关管占空比表达式;
步骤3、根据预测模型得到的电流量,计算各子网功率变化量,进而得到直流微网群总功率变化量;
步骤4、对微网群总功率变化量进行优化配置,以微网群最小损耗为目标对各子网功率变化量进行二次分配,根据二次分配的各子网功率变化量,求解各子网电压电流的二次修正量。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具体为:
步骤1.1、根据母联变换器的等值电路中G1和G2两个开关管不同的导通状态,得到母联变换器的四种不同工作状态;从而将子网划分为两种运行模式,Boost模式和Buck模式;
步骤1.2、当IGBT开关管G2导通,IGBT开关管G1关断时,母联变换器工作在输出(Boost)模式,据此得到KVL方程,如式(1) 所示;
式(1)中,uj为j#子网母线电压;iLj为母联变换器电感电流; Lj为j#子网变换器等效电感,RL为j#子网变换器等效电阻;
由式(1)可得,Boost模式下,IGBT开关管G2导通所对应的母联变换器的电感电流增量ΔiLj,如式(2)所示;
式(2)中,Δtu为IGBT开关管G2导通时间增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冀东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唐山冀东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84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