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就地生成中相微乳洗油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8654.6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3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陶世林;于晓聪;阚长宾;唐金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C09K8/584 | 分类号: | C09K8/5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就地 生成 中相微乳洗油 体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就地生成中相微乳洗油体系,按质量分数计,包括:0.5%~6.5%表面活性剂,1.5%~3.5%助表面活性剂,2.5%~4.5%盐,余量为水;其中,表面活性剂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按照质量比1:2~5:1混合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就地生成中相微乳洗油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盐加入水中,配制得到盐溶液;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依次加入盐溶液中,搅拌,即得就地生成中相微乳洗油体系。发明提供的中相微乳液洗油体系注入储层后,可进入目标储层细小孔喉,与储层残余油形成混相,实现高效驱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就地生成中相微乳洗油体系及其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油藏资源储量不断降低,油田保产难度逐 渐加大。低渗透油藏以其分布广泛、储量丰富等特点,已逐渐成为各油田增油 挖潜的重点对象。WCXX油田ZJ1-3U/L油组位于南海西部,由于储层物性差、 天然能量不足而转注水开发。该油组具有高泥质含量(黏土含量16.3%~24.1%, 其中伊蒙混层含量超过50%)、低渗(测井渗透率16.3~24.1×10-3μm2、喉道直径 8.0×10-6~2.8×10-5m)等特点,在作业、洗井过程中,储层流体返吐至井筒,在 二次启注过程中,由于部分原油返吐至近井储层,回注生产水与原油的油水界 面张力大,启注压力高,导致注水难度增大。
微乳状液驱是强化采油中一种较为先进的方法,可使原油采收率提高到 80~90%。微乳液是既增溶油又增溶水的透明稳定体系,液滴半径在1~100nm之 间,较乳状液(直径为微米级)更易进入目标储层细小孔喉,洗油效率更高。 微乳液分为下相微乳液(Winsor I型)、中相微乳液(Winsor III型)和上相微乳 液(Winsor II)三种类型,其中,中相微乳液可与储层残余油形成混相,实现高 效驱替,相较其它两种类型的微乳液洗油效率要高很多。现有的就地生成中相 微乳液是针对微乳驱研发,其形成稳定中相微乳液时间一般为7天,应用于水 井作业洗井后回注启注液时,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低渗油藏作业、洗井过程中,储层流体返吐至井筒导致启注压力升高 的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就地生成中相微乳洗油体系,该体系可以与原油就 地快速形成稳定的防膨中相微乳液,可快速形成增溶能力较大的中相微乳液。
本发明提供一种就地生成中相微乳洗油体系,按质量分数计,包括: 0.5%~6.5%表面活性剂,1.5%~3.5%助表面活性剂,2.5%~4.5%盐,余量为水; 其中,表面活性剂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按照质量比1:2~5:1 混合构成。
进一步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用聚氧乙烯脂肪酸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或吐温-20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α-烯基磺酸 钠或脂肪酸甲酯磺酸钠中的任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 含有乙氧基,乙氧基具有较好的增溶能力,增溶能力强则中相微乳可以溶入更 多的油,提高洗油效率。
进一步地,助表面活性剂选用正己醇、正丁醇或正戊醇中的任一种,正己 醇、正丁醇或正戊醇可溶于表面活性剂中,溶解速度小于10min。
进一步地,盐选用氯化钾或氯化钠。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就地生成中相微乳洗油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将盐加入水中,配制得到盐溶液;室温下,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 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依次加入盐溶液中,搅拌3分钟,即得就地生成中 相微乳洗油体系。
进一步地,盐溶液的浓度与地层水矿化度相差不大于±10%。
进一步地,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最大质量分数为形成中相微乳最 大助表面活性剂加量拟合线与稀释线交点的顶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86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低温煤热解半焦钝化方法
- 下一篇:基桩高应变的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