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CB互联可靠性测试方法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8969.0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4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谢顺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安裕维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韩迎之 |
地址: | 3438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可靠性 测试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B互联可靠性测试方法与系统,应用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包括:S1、室温下测量孔链的电阻;S2、设置测试次数、测试电压值和测试电流值,将测试电流施加在孔链上,检测孔链温度在测试时间内达到设定测试温度范围时,孔链的温度值、电流值,停止施加测试电流;S3、对孔链进行降温处理,达到室温;S4、室温下测量孔链的电阻;S5、判断孔链是否通过测试。在电流施加过程中,在设定的电压下,依据判断逻辑,对孔链进行判断;具有测试速度快、成本低、测试方便、抽样比例大,能检测出的通孔、埋孔、盲孔和微盲孔的轻微互联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B互联可靠性测试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Board,PCB)应用越来越广泛,设计要求越来越复杂。客户在设计内层线路时,对于某些孔或槽的内层电路有很高的信号传输要求。根据寄生效应原理,信号在线路中传输有源链接的时候,会产生除开自身参数外的其他参数,比如寄生电感、寄生电容、耦合电容等。多层PCB的电路网络是由各层的金属线路,焊盘,以及连接各层的各种孔组成的,PCB中的孔包括通孔、埋孔、盲孔和微盲孔,其中通孔贯通PCB的所有层,可以连接到任意层,埋孔一般贯穿除PCB外面两层以外的任意2层或多层,可以连接到任意除PCB外面两层以外的内层,盲孔则一般连接包括一个外层的2层或多层,微盲孔则一般连接相邻的2层,因此PCB的互联是依靠PCB中的孔包括通孔、埋孔、盲孔和微盲孔来实现的。
目前PCB互联可靠性测试方法包括:气相高低温循环、液相高低温循环、多次回流,这些测试的缺点是,测试的时间长,测试成本高,测试属于破坏性测试,测试抽样比例不高。
因此,提供一种测试速度快、成本低、测试方便、抽样比例大,能检测出PCB电测试所不能检测出的通孔、埋孔、盲孔和微盲孔的轻微互联缺陷的测试方法和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CB互联可靠性测试方法与系统,具有测试速度快、成本低、测试方便、抽样比例大,能检测出的通孔、埋孔、盲孔和微盲孔的轻微互联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CB互联可靠性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室温下测量孔链的电阻;
S2、设置测试次数、测试电压值和测试电流值,将测试电流施加在孔链上,检测孔链温度在测试的时间内达到设定的测试温度范围时,孔链的温度值、电流值,停止施加测试电流;
S3、对孔链进行降温处理,达到室温;
S4、室温下测量孔链的电阻;
S5、判断孔链是否通过测试,若孔链未通过测试,则测试结束,若孔链通过测试,则进入步骤S2继续进行测试直至达到设定测试次数。
优选的,S5中判断孔链是否通过测试的标准如下:
在测试电流施加的测试时间内,检测孔链的温度值、电流值,若孔链的温度值超过设定的温度阈值,则视孔链为不通过测试;若孔链的温度值不超过设定的温度阈值,则继续对孔链的电流值进行判断;
若孔链的电流值低于设定的电流阈值,则视孔链为不通过测试;若孔链的电流值不低于设定的电流阈值,则继续对孔链冷却处理后的电阻值进行判断;
在冷却处理后孔链的温度达到室温时,测量孔链的电阻值,若孔链的电阻值超过设定的电阻阈值,则视孔链为不通过测试;若孔链的电阻值不超过设定的电阻阈值,则视孔链通过测试;
在孔链通过测试后,进入S2中继续进行测试,实现循环测试,达到设定测试次数后,结束测试,若在未达到测试次数时,孔链测试未通过,则结束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安裕维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万安裕维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89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点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常规测井的致密砂砾岩储层孔隙结构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