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坝下水体溶解气体过饱和的工程措施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9126.2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9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冯镜洁;黄菊萍;李然;成晓龙;陈卓;李克锋;梁瑞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郭萍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水体 溶解 气体 过饱和 工程 措施 | ||
1.一种减缓坝下水体总溶解气体过饱和的工程措施,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大坝下游的消力坎或二道坝的下游设置过饱和总溶解气体消减墩,过饱和总溶解气体消减墩设置在水流流出消力池或水垫塘后的底部高速水流区,通过过饱和总溶解气体消减墩将位于底部高速水流区的气泡提升至水体表层而减缓坝下水体总溶解气体过饱和程度;
过饱和总溶解气体消减墩至少设置2个,过饱和总溶解气体消减墩的布置方式为交错布置;过饱和总溶解气体消减墩的形状呈长方体或正方体;设置于大坝下游的消力坎的出口处的过饱和总溶解气体消减墩的高度为消力坎高度的0.1~1.0倍,设置于大坝下游的二道坝的下游的过饱和总溶解气体消减墩的高度为二道坝高度的0.1~1.0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缓坝下水体总溶解气体过饱和的工程措施,其特征在于,相邻过饱和总溶解气体消减墩之间的间距为过饱和总溶解气体消减墩宽度的0.5~1.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缓坝下水体总溶解气体过饱和的工程措施,其特征在于,过饱和总溶解气体消减墩的高度与宽度之比为(0.5~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91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