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性α-二氟甲基氨基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9209.1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2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郭昌;彭凌子;王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27/10 | 分类号: | C07C227/10;C07C319/20;C07D207/22;C07D209/22;C07C229/20;C07C323/58;C07C229/36;C07C229/30;C07C229/2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乔恒婷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性 甲基 氨基酸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手性α-二氟甲基氨基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路线:
路线(1):在有机溶剂中,碱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化合物1与化合物2发生不对称二氟甲基化反应,制得关键中间体3;在有机溶剂中,中间体3在酸的作用下水解,分离提纯后得到目标产物I;
路线(2):在有机溶剂中,碱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化合物1与化合物2发生不对称二氟甲基化反应,制得关键中间体3;在有机溶剂中,中间体3在酸的作用下水解,分离提纯后得到目标产物I;目标产物I在酸的作用下进一步水解,分离提纯后得到目标产物II;
路线(3):在有机溶剂中,碱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化合物1与化合物4发生不对称二氟甲基化反应,分离提纯后得到目标产物III;
反应路线如下所示:
上式中:取代基R1、R8选自烷基、芳基或苄基;取代基R2选自烷基、苄基、烯丙基、C3-10的环烷基、C6-20的芳基;取代基R3、R4、R5、R6、R7分别选自氢、烷基、芳基;X取自氟、氯、溴、碘或-OR5,其中R5选自乙酰基、叔丁氧基羰基、苄氧羰基、磺酰基或烷基;
*表示立体异构中心,化合物I、II、III为R构型或为S构型;
所述催化剂是由手性膦配体与金属催化剂前体络合获得,具体是在惰性气氛、有机溶剂中,于-78℃~100℃下反应10分钟~1小时而得到的络合物;
所述手性膦配体具有如下结构:
式中:R6、R7、R8、R9、R10、R11、R12、R13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卤素、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以下基团:C1-10烷基、C3-10的环烷基、2-呋喃基或C6-20的芳基;
所述金属催化剂前体为四氟硼酸四(乙腈)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碱为碳酸钾、磷酸钾、碳酸铯、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叔丁醇钾、甲醇钠、氢氧化钠、双三甲基硅基胺基锂、双三甲基硅基胺基钾、氢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性膦配体优选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性膦配体与金属催化剂前体的摩尔比为1~1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路线(1)中,催化剂以及目标产物I的合成采用一步法制备,碱、金属催化剂前体、手性膦配体、化合物1与化合物2的投料摩尔比例为1~100:0.001~0.1:0.0012~0.12:1~10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路线(3)中,催化剂以及目标产物III的合成采用一步法制备,碱、金属催化剂前体、手性膦配体、化合物1与化合物4的投料摩尔比例为1~100:0.001~0.1:0.0012~0.12:1~10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路线(1)(3)的反应过程中,不对称二氟甲基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78℃~120℃,反应时间为24-240小时,薄层色谱点板确定反应终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不对称二氟甲基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0℃~50℃,反应时间为24~96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920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