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查井及管道的CIPP水翻转修复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389221.2 申请日: 2021-04-12
公开(公告)号: CN113108154A 公开(公告)日: 2021-07-13
发明(设计)人: 赵妍婷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市艺智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16L55/162 分类号: F16L55/162
代理公司: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代理人: 邓琳
地址: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双***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检查井 管道 cipp 翻转 修复 方法
【说明书】:

一种检查井及管道的CIPP水翻转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管道检测,确定作业段,对待修复管路的具体情况进行勘探,确认具体施工长度和直径,根据检查情况制备内衬软管;S2,对管道清淤;S3,管道修复,在施工管路内翻转插入辅助内衬管后,将内衬软管利用水翻法铺设在辅助内衬中后,对其进行加温后使内衬软管硬化成形,对硬化后的的内衬软管管口进行防水处理后进行验收检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向内翻转插入管路内的内衬软管进行注水,利用水压使内衬软管快速铺设于母管内,水翻法可以使内衬软管更为贴合且浸渍树脂时温度更低避免在空气中部分树脂提前固化。采用非开挖管道修复作业,无需更换母管或者开挖路面,从而达到非开挖修复市政管道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检查井及管道的CIPP水翻转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检查井是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供电、给水、排水、排污、通讯、有线电视、煤气管、路灯线路等维修,安装方便而设置的。一般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是便于定期检查附属构筑物。经过长期使用的检查井会有渗漏、破裂、腐蚀等病害,需要进行必要的修复。以往针对市政检查井修复基本上采用大开挖翻新修复,需要较长工期且成本较高,目前城市交通压力日益严峻,开挖式修复不能满足城市检查井快速修复施工的要求,同时井注浆加固修复工艺也不能满足抗腐蚀的要求。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工程师发明了原位固化法(Cured-in-Place Pipe)。该工艺将浸渍热固性树脂的纤维或毛毡制成的软管在管道中经循环热水或蒸汽固化。并与原有管道形成管中管的结构,增强了原有管道的结构强度。 到20世纪90年代,该项技术才作为一项新工艺和材料被推广应用,自1998年利用翻转法修复8300m的管道实现该领域的突破以来,我国非开挖修复工程量逐年上升。2009年,我国利用非开挖技术完成的管道更换与修复工程量长达302.43千米。比2008年的229.4千米增加了32.8%。2010年,杭州市对10.1千米的排污管道采用原位固化法进行修复,是我国首次大规模的使用该技术。当前,翻转式的原位固化法在我国的应用也比较成熟,占每年非开挖修复更新施工中的10%-16%。

为确保城市建设同时新铺道路不被开挖,各个城市都规定了“新建道路五年内不准开挖”。这意味着,这期间如需铺设或修理管道,非开挖工程将是唯一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检查井及管道的CIPP水翻转修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检查井及管道的CIPP水翻转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管道检测,确定作业段,对待修复管路的具体情况进行勘探,确认具体施工长度和直径,根据检查情况制备内衬软管,所述内衬软管包括承载层和防渗层,所述承载层外设有所述防渗层;

S2,管道清淤,将管路内进行降水排水稀释管路内淤泥后,依次进行吸污、排污工作后,再使用清洗车进行疏通,通风后进行清淤;

S3,管道修复,在施工管路内翻转插入辅助内衬管后,将所述内衬软管的所述承载层上充分浸渍树脂后朝内翻转插入所述辅助内衬管内后向管内进行注水,随着水压升高被树脂浸渍的所述承载层与修复管路外壁贴合,所述防渗层朝向管内侧进行铺设,所述内衬软管翻转送入完毕后在所述内衬软管内均匀喷洒热水,使所述内衬软管硬化成形,硬化完成后,对硬化后的所述的内衬软管管口进行防水处理后进行验收检验。

在步骤S1中检查内容包括待修复管道的状态,管道内淤积状态,管节错位、沉降及破损程度,管道的埋深和地下水位,待修管道的直径变化和弯曲程度,落水井、支管与管路连接,管道周边及地面物理及力学状态和现役管道流体介质物理化学性质。

在步骤S1中检查检测手段包括超声波检测技术、涡流检测法、漏磁检测法、CCTV检测法和激光反射检测法。

在步骤S2中的清淤方法包括推杆疏通、转管疏通、绞车疏通、水力疏通和人工铲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艺智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艺智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92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