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透光装置的透光控制方法及透光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9320.0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2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淼;闫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波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3/04 | 分类号: | B60J3/04;B60R16/023;G02F1/152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钱慰民;张鑫 |
地址: | 2151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透光 装置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 ||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透光装置的透光控制方法及透光控制系统。其中透光装置包括多个包含电致变色材料的子区域,用于透光装置的透光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透光装置附近的用户的眼睛区域,将透光装置中位于光线与眼睛区域之间的目标区域确定为第一目标区域,其中第一目标区域包括多个包含电致变色材料的子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向第一目标区域施加具有一电流强度的电流,以改变第一目标区域的透光率。本公开提供的用于透光装置的透光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对入射到驾驶员眼睛上的光线的自动和部分遮挡,无需驾驶员的手动操作且避免造成视野盲区,从而减轻了驾驶员的负担、提高了驾驶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对透光装置的透光控制,尤其涉及对含电致变色材料的透光装置的透光控制。
背景技术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常常会由于车外阳光照射眼睛而感觉不适,并导致视觉疲劳或视线模糊,进而造成行车安全隐患。现有车辆对此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在驾驶员前方设置一块完全遮光的遮阳板,通过该遮阳板来遮挡住投向驾驶员眼睛的光线。
然而,驾驶员在使用这种传统的遮阳板时,需要手动地调整遮阳板的位置,以便使其能够挡住入射到驾驶员眼睛上的光线,并且在无需遮光时,驾驶员需要再手动地将该遮阳板从视线前方移开。这种手动操作方式增加了驾驶员在驾驶途中的操作负担,并且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从而造成严重的驾驶安全隐患。此外,这种传统的遮阳板会完全遮挡住驾驶员前方的视线,从而造成视野盲区,进而影响驾驶安全。
因此,需要对当前的传统遮阳板进行改进,以便减轻驾驶员的操作负担并提升驾驶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遮阳板增加了驾驶员的操作负担、存在驾驶安全隐患等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透光装置的透光控制方法,所述透光装置包括多个包含电致变色材料的子区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所述透光装置附近的用户的眼睛区域,将所述透光装置中位于光线与所述眼睛区域之间的目标区域确定为第一目标区域,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包括所述多个包含电致变色材料的子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向所述第一目标区域施加具有一电流强度的电流,以改变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透光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透光率被改变之后所获取的头像,确定所述用户的脸部区域及其亮度分布,所述脸部区域包括暗区和暗区周边区域,所述脸部区域的亮度分布包括暗区的亮度分布和所述暗区周边区域的亮度分布,其中所述暗区的亮度低于所述暗区周边区域的亮度;基于所述用户的眼睛区域和所述用户的脸部区域的暗区,判断是否将所述第一目标区域调整为不同的第二目标区域;以及响应于所述判断结果为是,向所述第二目标区域施加具有所述电流强度的电流,以改变所述第二目标区域的透光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用户的眼睛区域和所述用户的脸部区域的暗区判断是否将所述第一目标区域调整为不同的第二目标区域包括:将所述用户的眼睛区域与所述暗区进行比较;响应于所述用户的眼睛区域被包含在所述暗区内,确定不调整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以及响应于所述用户的眼睛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未包含在所述暗区内,确定将所述第一目标区域调整为第二目标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用户的眼睛区域和所述用户的脸部区域的暗区判断是否将所述第一目标区域调整为不同的第二目标区域包括:将所述用户的眼睛区域与所述暗区进行比较;响应于所述用户的眼睛区域与所述暗区重合,确定不调整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以及响应于所述用户的眼睛区域与所述暗区不重合,确定将所述第一目标区域调整为第二目标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暗区的亮度与目标亮度进行比较;响应于所述暗区的亮度比所述目标亮度大第一亮度差阈值,增大对所述第一目标区域施加的电流的所述电流强度,以便降低所述暗区的亮度;以及响应于所述暗区的亮度比所述目标亮度小第二亮度差阈值,降低对所述第一目标区域施加的电流的所述电流强度,以便增大所述暗区的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波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安波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93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