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孔缝端口的电磁环境适应性边界场景快速推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9635.5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2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尧尧;蔡少雄;胡蓉;曹成;苏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巾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0 | 代理人: | 邢伟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口 电磁 环境 适应性 边界 场景 快速 推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缝端口的电磁环境适应性边界场景快速推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开展电子设备电磁敏感试验,找到其电磁环境适应性边界;S2:建立孔缝端口电磁特性参数集;S3:建立电子设备工作场景电磁环境指标参数集;S4:建立电子设备工作场景电磁信号传播模型;S5:根据边界测试结果,结合孔缝端口响应等效,对试验边界对应的工作场景进行快速推演。本发明不需要对电子设备实际工作场景完全进行遍历模拟就可以得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电磁环境适应性,提高电子设备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估全面性和可信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环境适应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孔缝端口的电磁环境适应性边界场景快速推演方法。
背景技术
孔缝端口作为电子设备与电磁环境交互的主要耦合端口,是电磁环境进入并影响电子设备工作性能的主要通道,电子设备外部电磁环境通过孔缝端口,经过孔缝端口对电磁信号的反射、透射、绕射等影响,在电子设备内部会形成与外部电磁环境不同的电场分布,考虑到电子设备内部模块对电场有不同的敏感阈值,因此,对于孔缝端口作为电磁环境主要耦合通道的电子设备,明确其对不同工作场景的电磁环境适应性边界,对其电磁环境适应性设计及评估、确保电子设备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目前,通常采用在电子设备内部布设电场传感器,测试外部电磁环境作用下,电子设备内部的电场分布,由于受仪器和试验水平的限制,现有的试验手段难以遍历电子设备实际工作面临的复杂电磁环境,只能得到在某些场景或某些信号下电子设备内部的电场分布以及内部模块敏感时的电磁环境适应性边界,因此,对电子设备实际工作场景下电磁环境适应性边界评估不全面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孔缝端口的电磁环境适应性边界场景快速推演方法,不需要对电子设备实际工作场景完全进行遍历模拟就可以得到不同工作场景下的电磁环境适应性,提高电子设备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估全面性和可信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孔缝端口的电磁环境适应性边界场景快速推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开展电子设备电磁敏感试验,找到其电磁环境适应性边界;所述适应性边界是指电子设备敏感时,电场传感器记录的电场值。
S2:建立孔缝端口电磁特性参数集;
S3:建立电子设备工作场景电磁环境指标参数集;电子设备工作场景电磁环境指标参数集包括:脉冲电磁环境信息和连续波电磁环境信息
S4:建立电子设备工作场景电磁信号传播模型;
S5:根据边界测试结果,结合孔缝端口响应等效,对试验边界对应的工作场景进行快速推演:
对于连续波电磁环境,构建连续波试验环境,E1代表试验期间电子设备敏感时,电子设备外部电磁环境电场值,E2代表试验期间电子设备敏感时,内部电场传感器记录的电场值,即电磁环境适应性边界,SE是屏蔽效能,用于表征电子设备壳体对外部电磁环境的屏蔽效果:
以SE为桥梁,E3为实际工作场景时,电子设备外部电磁环境电场值,H(E)是根据工作场景选择的电磁信号传播模型,因此只要保证满足下式,就能够实现对边界场景的快速推演,本质是结合H(E),利用E2推演E3:
对于脉冲电磁环境,构建脉冲试验环境,E1代表试验期间电子设备敏感时,电子设备外部电磁环境峰值电场值,E2代表试验期间电子设备敏感时,内部电场传感器记录的峰值电场值,即电磁环境适应性边界,SEt是时域屏蔽效能,用于表征电子设备壳体对外部脉冲电磁环境的屏蔽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96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