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9724.X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4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狄凡;程小营;闫艳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6 | 分类号: | F28B1/06;F28B9/00;F28F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装置 空冷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包括空冷塔本体和导风装置,导风装置布置在空冷塔本体的底部,导风装置包括支撑柱、多块内部导风板和多块外部导风板,内部导风板与支撑柱连接,内部导风板和支撑柱均布置在空冷塔本体的内部,外部导风板布置在空冷塔本体的外部,相同一侧的内部导风板和外部导风板的布置方向相同。本发明内部导风板可使塔内气流旋转控制在1/4圆周,削弱迎风面进塔空气对背风面进塔空气的挤压,增加背风面进风量,外部导风板可使侧风面横向风的压制削弱,更多空气导入塔内,内部导风板和外部导风板组合使用,减少了侧风压制和优化塔内流动,减少了环境风对空冷塔传热性能的不利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属于空冷塔导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中高速环境风工况下空冷塔侧面及背风面传热恶化,因此只有改善塔侧及背风侧的进风情况,减少侧风压制和优化塔内流动,才能减少环境风对空冷塔传热性能的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本发明内部导风板可使塔内气流旋转控制在1/4圆周,削弱迎风面进塔空气对背风面进塔空气的挤压,增加背风面进风量,外部导风板可使侧风面横向风的压制削弱,更多空气导入塔内,内部导风板和外部导风板组合使用,减少了侧风压制和优化塔内流动,减少了环境风对空冷塔传热性能的不利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包括空冷塔本体和导风装置,导风装置布置在空冷塔本体的底部,导风装置包括支撑柱、多块内部导风板和多块外部导风板,内部导风板与支撑柱连接,内部导风板和支撑柱均布置在空冷塔本体的内部,外部导风板布置在空冷塔本体的外部,相同一侧的内部导风板和外部导风板的布置方向相同;减少了侧风压制和优化塔内流动,减少了环境风对空冷塔传热性能的不利影响。
前述的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所述支撑柱布置在空冷塔本体内部的底部圆心处,内部导风板的一侧与支撑柱的外壁连接,内部导风板的另一侧与空冷塔本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缝隙,第一缝隙的长度为4-6m,外部导风板靠近空冷塔本体外壁的一侧与空冷塔本体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二缝隙,第二缝隙的长度为1-2m;第一缝隙为内部检修通道,第二缝隙为外侧环廊检修通道。
前述的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所述支撑柱的高度大于内部导风板的高度。
前述的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所述内部导风板设置有四块,相邻两块内部导风板之间的夹角为90°;在环境风影响下,内部导风板有效提升了空冷塔通风量,使得空冷塔换热能力得到提升,削弱迎风面进塔空气对背风面进塔空气的挤压,增加背风面进风量,在无风或者微风工况下,内部导风板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气流流入,减少空冷塔通风量,降低散热器换热性能,对空冷塔是一种负优化形式;在大风工况下,内部导风板改善了塔内流场,减少迎风侧对背风侧气流地挤压,避免了“穿堂风”现象产生,使得空气在塔内的流动更加顺畅,提高空冷塔通风量和热负荷,空冷塔的流动换热性能得到提高,且在相邻两块内部导风板之间的夹角为90°时尤为明显。
前述的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所述外部导风板设置有四块,相邻两块外部导风板之间的夹角为90°;在环境风影响下,外部导风板使空冷塔通风量有一定量增加,整体通风量得到增强,对空冷塔冷却性能得到提升,外部导风板可使侧风面横向风的压制削弱,更多空气导入塔内。
前述的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所述内部导风板为矩形板,内部导风板的高度为20-40m,内部导风板的长度为30-50m,内部导风板的高度和长度的比例为1:1.25-1:1.5;内部导风板的尺寸可随空冷塔的尺寸变化。
前述的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所述外部导风板为矩形板,外部导风板的高度为20-40m,外部导风板的长度为10-15m,外部导风板的高度和长度的比例为1:2-1:2.5;外部导风板的尺寸可随空冷塔的尺寸变化。
前述的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所述支撑柱采用钢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97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度补偿红外热电堆传感器及红外体温计
- 下一篇:塑料挤出机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