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仓储小麦无损检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0580.X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2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琳;梁筱妍;杨薇;苗颖;迟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秦丽 |
地址: | 30038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仓储 小麦 无损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仓储小麦无损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小麦取样;步骤二,测定横向弛豫时间;步骤三,获取样品成像数据;步骤四,数据处理;步骤五,测定淀粉热力学特性;所述步骤一中,称量仓储小麦样品的温度为室温,本发明相较于现有的小麦检测方法,采用MRI无损检测技术能够表征了小麦籽粒内部水分的变化规律,简化了测定水分含量的操作过程,提高了水分监测的精准性,减少检测样品损耗,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成本,且不会对粮食产生有害物质,对粮库环境也无较大损害;本发明采用DSC差示扫描技术验证了长时间仓储使小麦糊化特性改变,揭示了小麦各指标间存在复杂的多重相关性,提高了方法的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粮食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仓储小麦无损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测定粮食仓储品质的理化指标时,精准高效的方法尤为重要,但现有的方法多采用现场观测,记录水分和温度的变化,该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且采用恒重法测定小麦籽粒水分含量时,每次的测定结果都不一致,无法满足精准高效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仓储小麦无损检测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仓储小麦无损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小麦取样;步骤二,测定横向弛豫时间;步骤三,获取样品成像数据;步骤四,数据处理;步骤五,测定淀粉热力学特性;
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称量仓储小麦样品若干;
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称取的小麦样品放入永久磁场中心位置的玻璃管中;
2)启动检测设备,利用硬脉冲自由感应衰减序列获得小麦样品的中心频率;
3)利用CPMG脉冲序列测小麦样品的横向弛豫时间T2,连续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
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多脉冲回波序列CPMG扫描小麦样品,采集核磁信号;
2)调整MSE序列中的选层梯度、相位编码梯度和频率编码梯度;
3)获取样品俯视、侧视成像数据;
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利用sirt算法,迭代次数为10万次进行反演得到横向弛豫时间T2谱图;
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采用DSC差示扫描技术检测小麦样品的糊化温度,整理后得到小麦样品热力学参数的变化表。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称量仓储小麦样品的温度为室温。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1)中,玻璃管的直径为25mm。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2)中,设备参数为:主频SF=20MHz,偏移频率O1=987kHz,90度脉冲时间P1=7.52μs,180度脉冲时间P2=14μs,RFD=0.002,累加采样次数NS=32,回波时间TE=0.2ms,回波个数NECH=3000,信号接收带宽SW=200kHz。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谱图的横坐标代表弛豫时间T2,纵坐标代表质子密度M2,0.1-10ms之间的峰代表着与样品中高分子表面极性基团紧密结合的强结合水层,对应结合水,占比88.19%;10-100ms之间的峰代表着间接与大分子结合或直接与强结合水结合的弱结合水层,对应不易流动水,占比1.98%;10-1000ms对应自由水,占比9.74%。
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表格中的t0表示小麦样品的糊化起始温度,tp表示小麦样品的糊化最高温度、tm表示小麦样品的糊化终止温度,ΔH表示焓值,即淀粉中晶体结构被破坏或双螺旋结构解旋所需要吸收的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农学院,未经天津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05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