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0956.7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5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冈田广毅;渥美竜太;广木大介;浅井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G10L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程;梁皓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装置 | ||
声学系统,该声学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装置、车载装置和第二终端装置;该第一终端装置包括第一终端声音发出单元、耳孔声音收集单元和第一终端控制单元,该耳孔声音收集单元收集耳孔回声声音,该第一终端控制单元使得第一终端声音发出单元发出认证声音,并基于由耳孔声音收集单元收集到的回声声音来进行第一终端装置和用户之间的认证;车载装置包括车载装置声音发出单元和车载装置控制单元,该车载装置控制单元基于与第一终端装置的通信来进行车载装置与用户之间的认证;第二终端装置包括第二终端控制单元,当车载装置控制单元检测到包括用户已被认证的预定条件已满足时,该第二终端控制单元将声音数据的目的地设定为第一终端装置和车载装置中的一者。
分案申请声明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6月5日、发明名称为“声学系统”、申请号为2019104878959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学系统。
背景技术
有这样的终端装置,其佩戴在用户的耳朵上并且具有以下耳孔认证功能:从声音发出单元向耳孔发出参考声音,使用耳孔收集单元收集回声声音,并基于特定于用户的回声声音的特征来认证用户(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10-86328(JP2010-86328A))。
关于用于改善车辆中用户的便利性的声学技术,有这样的车辆音频通知系统,该车辆音频系统通过在收集车外声音的麦克风已收集到从车外的特定装置(例如警笛)发出的声音时,从车内的扬声器发出相应的声音,使得车内的用户能够容易地理解车外的情况(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15-32155(JP2015-32155A))。
发明内容
可以想到,使用在JP 2010-86328A中公开的终端装置使用用户认证功能来控制是否允许佩戴终端装置的用户进行例如解锁车门的操作。然而,例如当用户在车辆中,同时在使用终端装置收听音乐并想要将音乐切换为来自车辆的扬声器的输出时,用户必须进行切换操作。
本发明提供一种声学系统,当佩戴具有认证功能的声学装置的用户登上车辆时,该声学系统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声学系统,该声学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装置,其配置为佩戴在用户的耳孔上;车载装置;以及第二终端装置,其配置为将声音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和所述车载装置之中的预定目的地。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包括:第一终端声音发出单元,其配置为向所述用户的耳孔发出具有预定频率和预定声压的认证声音以及基于所述第一终端装置接收的所述声音数据的声音;耳孔声音收集单元,其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认证声音而从所述用户的耳孔收集回声声音;以及第一终端控制单元,其配置为基于所述回声声音进行所述第一终端装置与用户之间的认证。所述车载装置包括:车载装置声音发出单元,其配置为发出基于所述车载装置接收或生成的声音数据的声音;以及车载装置控制单元,其配置为基于与所述第一终端装置的通信,进行所述车载装置与所述用户之间的认证。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包括第二终端控制单元,该第二终端控制单元配置为:当所述车载装置控制单元没有检测到包括所述用户已被认证的条件的预定条件已满足时,选择所述第一终端装置作为所述声音数据的目的地;并且当所述车载装置控制单元检测到所述预定条件已满足时,选择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和所述车载装置中的一者作为所述声音数据的目的地。
根据该方面,当在用户耳朵上正佩戴着第一终端装置(该第一终端装置是具有利用耳孔回声声音的认证功能的装置)的用户登上车辆时,可以基于预定的设定来确定从第一终端装置和车载装置中的哪一个装置要发出用户期望的声音,而无需使用户进行这种确定,因此,可能提供可以提高用户便利性的声学系统。
在该方面中,预定条件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装置在车辆中的条件。
声音数据的目的地可以至少与用户相关联地预先确定。
声音数据的目的地可以至少与指示声音数据的分类的类型相关联地预先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09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