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控流体变阻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1000.9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7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邓启宇;余鹏;牛小东;李翔;庄晓如;段礼沭;周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C10/02 | 分类号: | H01C10/02;B81B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朱阳波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变阻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变阻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磁控流体变阻器装置,包括:下极板,下极板上刻蚀有微纳电极,下极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微纳电极电连接的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流道芯片,流道芯片的一侧设有凹槽,下极板设于凹槽的一侧并与流道芯片连接,凹槽与下极板形成储存腔;流体,流体注入储存腔内,流体与微纳电极接触,外部磁场与流体配合以实现对变阻器装置的阻值进行调整。本发明在流道芯片与下极板形成的储存腔注入流体,通过外部磁场与储存腔内的流体配合以非接触的方式调整变阻器装置的阻值,其避免了机械磨损、接触不良的情况,并且还适用于微型复杂空间工况,极大地增加变阻器装置的应用范围,且整体结构简单、小巧,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阻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磁控流体变阻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微机电系统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传感器件的小型化和集成化,电阻是电子元器件中最常见的应用产品之一,电阻在电路中既可以限制电流,保护电路,又可以分配电压,其在精密电路中应用广泛。变阻器可以用于调整电阻的大小,通常是在一段较长的电阻上,采用物理接触的方式驱动接触点移动来实现改变电阻,然而在传统的采用物理接触的方式中,当压力较大时,接触点磨损严重,变阻器寿命较短,当压力较小时,接触点接触不良,容易造成电路断路,除此之外,当面对一些微型复杂空间工况时,采用物理接触驱动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控流体变阻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变阻器采用物理接触导致的接触点磨损严重、接触点接触不良以及无法应对微型复杂空间工况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控流体变阻器装置,包括:
下极板,所述下极板上刻蚀有微纳电极,所述下极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微纳电极电连接的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
流道芯片,所述流道芯片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下极板设于所述凹槽的一侧并与所述流道芯片连接,所述凹槽与所述下极板形成储存腔;
流体,所述流体注入所述储存腔内,所述流体与所述微纳电极接触,外部磁场与所述流体配合以实现对所述变阻器装置的阻值进行调整。
根据上述所述的磁控流体变阻器装置,所述流体包括:
铜颗粒,所述铜颗粒下沉至所述下极板的表面并与所述微纳电极接触;
磁流体,所述磁流体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控制所述铜颗粒形成导电链状结构,且所述导电链状结构与所述外部磁场方向平行。
根据上述所述的磁控流体变阻器装置,所述铜颗粒为非球形不规则状导电金属颗粒,所述铜颗粒的尺寸为1~20微米。
根据上述所述的磁控流体变阻器装置,当所述变阻器装置的阻值最小时,所述外部磁场方向为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连线方向;
当所述变阻器装置的阻值最大时,所述外部磁场方向为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连线的垂直方向。
根据上述所述的磁控流体变阻器装置,所述微纳电极为插指电极,所述插指电极包括插指电极区域,所述铜颗粒下沉至所述下极板的表面并与所述插指电极区域接触;
插指电极区域的正负电极分别延伸至所述下极板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接线区域和第二接线区域,所述第一接线区域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接线区域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电连接。
根据上述所述的磁控流体变阻器装置,所述插指电极区域相邻的正负电极的间距越大,所述变阻器装置的最大阻值就越大;
或者,所述插指电极区域相邻的正负电极的交错节点的数量越多,所述变阻器装置的最小阻值就越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10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