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约氏乳杆菌EU03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1018.9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5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莹;高秀梅;赵鑫;钟鑫勤;魏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5/747;A61P9/00;A23L29/00;A23L33/135;A23L11/50;A23L19/00;A23C9/123;C12R1/225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李彦彦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约氏乳 杆菌 eu03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约氏乳杆菌EU03(Lactobacillus johnsonii EU03)及其用途。本发明所述约氏乳杆菌具有抗氧化活性,可改善心肌梗死(MI)大鼠血清酶学指标,修复心肌损伤;并可改善MI大鼠心功能指标;使受损心脏恢复正常心肌形态学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约氏乳杆菌EU03(Lactobacillusjohnsonii EU03)及其用途,尤其是一种能够改善心肌损伤、心功能以及心肌形态学的约氏乳杆菌EU03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和相关疾病,如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肥胖、糖尿病,是全世界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造成了经济损失。心肌梗死(MI)作为引起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已受到广泛关注。目前,治疗MI的药物在开发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临床上早期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MI,随后发现此类药物会增加MI患者心脏破裂的风险4]。非甾体类抗炎药也曾广泛应用于MI的治疗中。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此类药物也会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加剧胃肠道出血。冠状动脉扩张药物如硝酸酯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耐药性,此外,硝酸酯类药物的持续治疗还会对缺血后的心肌细胞活力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动物心肌梗塞模型中的梗塞面积增加。钙拮抗剂如二氢吡啶类在治疗时可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β受体阻滞剂被报道静脉应用存在一定风险且具有疲劳,头晕,抑郁和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调节血脂他汀类药物近年也被证实可以降低心血管风险事件的发生,但有文献报道长期的他汀类药物疗法引起的唯一严重不良事件(即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是肌病(定义为肌肉疼痛或无力并伴有血肌酸激酶血药浓度大幅增加)。综上,当前治疗MI药物都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开发无副作用且改善MI的药物还需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究。
补充益生菌可降低心血管风险且没有副作用。益生菌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作用,包括建立适当的肠道平衡,改善营养吸收和免疫功能,以及抵御病原体。在肠道益生菌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sp.)是革兰氏阳性菌,被归类为乳酸菌。各种乳杆菌菌株通过影响脂质胆固醇代谢、免疫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以及涉及的肠道代谢物(包括氧化三甲胺TMAO、短链脂肪酸SCFAs、脂多糖LPS和胆汁酸BAs)在心血管相关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得到广泛研究。乳杆菌产生的代谢物,尤其是抗菌物质,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调节肠道菌群(GM)紊乱。多糖是一种类似益生元的代谢物,在心血管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是GM的保护者,是乳杆菌对心血管相关疾病的主要贡献者。
中国公布的细菌名录包括13种乳酸菌,它们被公认为安全成分,广泛用于食品生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公告的形式对名单进行了补充(http://samr.cfda.gov.cn/WS01/CL1975/228275.html,[2010]65号)包括L.acidophilus,L.casei,L.crispatus,L.delbrueckii,L.fermentum,L.gasseri,L.helveticus,L.johnsonii,L.paracasei,L.plantarum,L.reuteri,L.rhamnosus和L.salivarius。鉴于研究报道对MI有防治作用的乳杆菌仅有L.rhamnosus,从肠道中筛选和鉴定功能性乳杆菌研究已成为热点领域。
因此本发明中的约氏乳杆菌具有对MI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改善MI大鼠心脏功能指标,具有开发成功能性食品的潜力,且对MI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从肠道中分离的乳杆菌,该乳杆菌可改善心肌损伤、心功能以及心肌形态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未经天津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10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约氏乳杆菌及其应用
- 下一篇:静电导通结构及行驶记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