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人驾驶车线控底盘的前桥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1278.6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9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罗永昌;池晓明;吴继翔;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济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00 | 分类号: | B60B35/00;B62D3/00;B62D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人驾驶 车线控 底盘 前桥 总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驾驶车线控底盘的前桥总成,包括支座总成(3),线控转向机(1)、联轴器(2)和机械转向机(4);线控转向机(1)和机械转向机(4)通过联轴器(2)同轴连接,线控转向机(1)和机械转向机(4)固定在支座总成(3)上。本发明改进了线控转向机(1)和机械转向机(4)的连接方式,两者通过联轴器(2)同轴布置,使得机构更加紧凑,增加了车辆的空间利用率;并且减少了转向力矩的传递路径,提高了车辆的转向响应速度。联轴器(2)允许线控转向机(1)和机械转向机(4)有一定的安装同轴度误差,机械转向机(4)固定连接在车桥上,并和车桥一并跳动,从而抵消车轮跳动以及不同载重对于前轮前束角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驾驶车线控底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人驾驶车线控底盘的前桥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的线控底盘前桥总成包括了转向系统,线控转向机固定在车架上,通过传统双十字万向节的方式和机械转向机连接,其有连接方式可靠的优点,但是双十字万向节会产生一部分传递能量损失,并且会使得线控转向机输出给机械转向机的转向力矩传递路径较长,导致转向响应速度降低。传统的双十字万向节传动需要保证一定的角度,才能实现等速传动,所以一般需要较大的布置空间,在传统的乘用车上,方向盘和机械转向机本身就需要较长距离的传动,所以使用传统的双十字万向节形式非常合适,但是对于无人驾驶车来说,并不需要方向盘,车辆的转向通多线控转向机来驱动,使用双十字万向节传动会占用较大的车辆布置空间,对于本身布置空间有限的线控驾驶车辆底盘而言并不合适。
发明内容
为了增加车辆的空间利用率,提高车辆的转向响应速度,以及抵消车轮跳动和不同载重对于前轮前束角的影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驾驶车线控底盘的前桥总成,包括支座总成(3),还包括线控转向机(1)、联轴器(2)和机械转向机(4);线控转向机(1)和机械转向机(4)通过联轴器(2)同轴连接,线控转向机(1)和机械转向机(4)固定在支座总成(3)上。
进一步地,支座总成(3)由支座(5)、套管(6)、固定座(7)和主梁(8)组成;支座(5)与线控转向机(1)固定连接,固定座(7)与机械转向机(4)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支座总成(3)两端部设有吊耳(9)。
进一步地,联轴器(2)一端和线控转向机(1)的输出轴连接,另外一端和机械转向机(4)连接,并将联轴器(2)套设在套管(6)内。
进一步地,联轴器(2)为弹性联轴器,具体为膜片弹性联轴器、梅花弹性联轴器或者波纹管弹性联轴器。弹性联轴器运用膜片、梅花垫或者波纹管弹性来适应补偿径向、角向和轴向偏差和精确传递扭矩,允许线控转向机(1)和机械转向机(4)有一定的安装同轴度误差。机械转向机(4)固定连接在车桥上,并和车桥一并跳动。
本发明通过结构设计改进了线控转向机(1)和机械转向机(4)的连接方式,两者通过联轴器(2)同轴连接布置,使得机构更加紧凑,增加了车辆的空间利用率;并且减少了转向力的传递路径,提高了车辆的转向响应速度。联轴器(2)可以允许线控转向机(1)和机械转向机(4)有一定的安装同轴度误差。机械转向机(4)固连在车桥上,并和车桥一并跳动,从而抵消车轮跳动以及不同载重对于前轮前束角的影响。本发明保证了无人驾驶车辆无人驾驶系统对底盘控制的一致性,降低控制难度,提高控制精度,从而提高了无人驾驶车辆整车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无人驾驶车线控底盘的前桥总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无人驾驶车线控底盘的前桥总成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线控转向机(1)、联轴器(2)、支座总成(3)、机械转向机(4)、支座(5)、套管(6)、固定座(7)、主梁(8)、吊耳(9)。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济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济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12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