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CU快速定位车辆故障码地址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2007.2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3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蒋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星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cu 快速 定位 车辆 故障 地址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车辆故障码地址定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ECU快速定位车辆故障码地址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刷写故障码文件,查询整个刷写文件获知多个地址段;S2:查看地址段每一个区域的字节,发现只有一块区域对应文档中DTCM所对应的HEX,再检索上下的字节内容,找到故障码区域的起始起始段,S3:确定起始段000100150016在文档中对应的DTCM中,查看多个EDC17CV44/54的HEX文件,根据000100150016准确的判断到故障码区块,通过ECU数据修改的方式先解决该故障,进行车辆测试,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维修的效率,减少维修投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故障码地址定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ECU快速定位车辆故障码地址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商用车行业的不断扩大,车辆占比越来越大,车辆用于一些棘手的环境越来越广泛,导致车辆维修越来越难,产生故障的问题越来越多样,汽车发动机出现故障,用检测电脑检测后,电脑会显示出故障代码,通过这个代码,维修人员能准确地找到出现故障的零件,然后维修。汽车故障码可分两种:一种是偶发故障,另一种为实际故障,通常偶发故障只要不再出现是可以被清除掉的,但如果是实际故障就必须得经过维修之后才能被清除掉,故障码包含了五个字符,第一个是字母,后边的四个是数字。故障码中,“P”代码为由ISO标准控制的代码(例如P0099),所有汽车制造商都相同,由ISO/ASE预先确定。故障码P0times:00中第三个字符确认故障码发生的系统或子系统,故障码中后两位字符表示触发故障码的条件,具体地表示了实际部件或特定的故障名称。故障码编号是从00~99,不同的传感器、执行器和电路分配了不同区段的数字编号。这些数字提供了比较具体的信息,如电压低或高、响应慢、信号超出范围等。
现有的车辆上的故障码地址不能够快速定位,从而需要根据对应的故障码一个一个进行维修,修好一个验证一个,通过一个一个错误故障码的排除,确定最终是哪个错误代码导致车辆问题,或者错误代码产生但不是影响车辆问题的主要原因,从而导致维修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CU快速定位车辆故障码地址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车辆上的故障码地址不能够快速定位,从而导致维修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ECU快速定位车辆故障码地址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刷写故障码文件,查询整个刷写文件获知多个地址段;
S2:查看地址段每一个区域的字节,发现只有一块区域对应文档中DTCM所对应的HEX,再检索上下的字节内容,找到故障码区域的起始起始段;
S3:确定起始段000100150016在文档中对应的DTCM中,查看多个EDC17CV44/54的HEX文件,根据000100150016准确的判断到故障码区块;
S4:故障码的管控由故障码状态控制,所以集中在一块区域中,向上获知同等数据的字节数,通过修改对应的数值状态,故障码存在状态与否可通过对应的结果进行控制,从故障码向上逆推,可以看到故障码状态正序的两个字节控制一个故障码;
S5:通过搜索HEX文件的000100150016字段可以确定故障码的起始地址,确定故障码的数量后,向上逆推同样的两个字节一个故障码的数量,确定每一个故障码状态控制的地址,从而进行修改。
优选的,所述故障码的状态和故障码是一一对应。
优选的,通过修改故障码来判断是否是此故障造成了车辆出现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ECU数据修改的方式先解决该故障,进行车辆测试,解决问题,确定为该故障导致车辆问题后,进行该故障导致问题的车辆维修,大大提高了维修的效率,减少维修投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星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星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20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