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点迹过滤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2273.5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6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强;凌凯;柯树林;吴东东;张梦;常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雷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代理公司: | 南京华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5 | 代理人: | 裴素艳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 学习 过滤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点迹过滤处理方法,对实时点迹数据建立非参数模型,计算出与实际点迹数据相匹配的最优点迹过滤参数特征。本发明采用实时点迹大数据对不同区域累计点迹数、点迹幅度建模估计,利用估计值实现点迹过滤,具备精度高、可信度高,无需人工干预,提高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点迹过滤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雷达探测信号经信号处理后,仍剩余较多的强杂波回波点迹,增加了目标检测跟踪的难度。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依据目标回波点迹特征,如回波宽度、距离宽度等传统特征对剩余点迹进行点迹过滤处理,剔除杂波点迹。而目标回波点迹特征受信号检测算法、杂波特征等多种因素影响,其回波点迹统计特性不稳定,鲁棒性较差,需人工干预调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点迹过滤处理方法,利用多周期点迹实时计算的点迹幅度均值和方差统计特征,有效地识别出目标点迹和杂波点迹。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点迹过滤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雷达进行多周期扫描探测,对杂波图建立笛卡尔坐标系,然后设置相应配置参数;
步骤S2:在笛卡尔坐标系中按雷达X方向距离量化值和雷达Y方向距离量化值对雷达探测范围进行网格化处理;
步骤S3:将雷达每个扫描周期依次检测到的点迹映射到相应的杂波图网格内,累计对应杂波图上相同网格内的点迹数,存储点迹幅度;
步骤S4:若杂波图有效,则在强杂波网格区域对点迹进行过滤处理,否则执行步骤S5;
若回波点迹幅度满足下式条件,则该点迹为杂波点迹,过滤该点迹,否则保留该点迹信息。
步骤S5:构建非参数统计模型计算点迹数,若雷达扫描周期计数值满足杂波图更新条件,则更新杂波图区域信息,设置杂波图为有效状态;同时,将杂波图更新周期重置为零;
步骤S6:对于强杂波网格区域,对其网格内的点迹幅度按从小到大排序,建立非参数统计模型,计算点迹幅度的过滤门限值;
步骤S7:重复步骤S3~步骤S6,直至雷达不再运行。即只要雷达在运行,杂波图则实时更新,不断更新识别杂波区域(例如,云雨气象的运动会使杂波区发生变化)。
为确保每个网格大小一致,所述步骤S2中网格化的公式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的详细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雷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雷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22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